什么是t型淋巴瘤
病情分析:t型淋巴瘤是外周t細胞淋巴瘤,是一組起源于胸腺后成熟t淋巴細胞的淋巴系統惡性腫瘤。常見于中老年發病,表現為淺表淋巴結腫大,多數伴有發熱、體重下降。結外常累及皮膚、皮下組織、肝、脾、消化道、甲狀腺及骨髓等,初診時多為Ⅲ、Ⅳ期。意見建議:中老年人要加強健康意識,定期進行健康查體,及早發現疾病。若出現不明原因發熱,納差,淋巴結腫大要及時去醫院檢查,盡早明確診斷,以免延誤治療。
什么是彌漫性淋巴瘤
病情分析:彌漫性淋巴瘤就是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本病表現形式多樣,可以表現為無痛性淋巴結腫大,但淋巴結外的病變比例可達40%~60%,可以原發于任何淋巴結外組織器官。臨床病程呈侵襲性,表現為迅速增大的腫物。約有1/3的患者,伴有發熱,盜汗,體重下降等。意見建議:彌漫性淋巴瘤,侵襲性較強,臨床上一旦確診,要進行病情評估,根據評估情況給予適合的治療方案。對于高腫瘤負荷患者,可在正規化療開始前,給予一個小劑量的誘導治療,以避免腫瘤溶解綜合征的發生。患者經6~8個周期正規化療后,仍未達到完全緩解的,要針對殘存病灶行放射治療。
淋巴瘤需要放療嗎
病情分析:淋巴瘤需要放療,放療是淋巴瘤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淋巴瘤放射治療的適應癥有:1、根治性治療;2、綜合治療的一部分;3、化療不能耐受或抗拒、殘存病灶的挽救治療;4、姑息性治療。意見建議:淋巴瘤患者需要放療時,放療前要充分對腫瘤進行評估。參考影像學信息準確定位,勾畫靶區,保證治療效果并最大限度保護正常組織。放療期間定期復查血常規,一旦出現血細胞減少及時糾正,必要時暫停放療。
淋巴瘤需要化療嗎
病情分析:淋巴瘤需要化療。除Ⅰ期淋巴瘤有的病理類型可以單純放療外,一般應化療加放療加靶向等綜合治療。淋巴瘤化療的常用藥物有多柔比星,博萊霉素,長春花堿,長春新堿,波尼松等。意見建議:確診淋巴瘤后要盡快住院,根據病理類型,分期等選用合適的治療方案。整個治療過程要注意保護骨髓,保護肝、腎功能。化療期間多有消化道癥狀,藥清淡飲食。化療間歇期消化道癥狀緩解后,要注意多吃優質高蛋白及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淋巴瘤是什么病
病情分析: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結和/或結外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是成人常見的惡性腫瘤。臨床上多表現為無痛性進行性淋巴結腫大,可伴有發熱、消瘦、盜汗等全身癥狀。意見建議:若發現頸部、腋下、腹股溝有腫大淋巴結,或不明原因的發熱、盜汗、消瘦時,要及時去正規醫院專業科室就診。根據實驗室檢查結果,必要時盡早行淋巴結活檢病理檢查,明確診斷,以免延誤治療。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輸血時應注意些什么
病情分析: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輸血應注意異體血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盡管紅細胞輸注可緩解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貧血的癥狀,但輸血也會給患者帶來免疫調節方面的影響。紅細胞制備中殘留的小部分淋巴細胞會對受血者免疫反應起抑制作用。意見建議: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輸血時,為避免發生對受血者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輸注輻照紅細胞,經γ照射的紅細胞,對血液中殘存的淋巴細胞進行了滅活,受血者就不會對其產生進一步的免疫排斥。
多發性骨髓瘤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病情分析:多發性骨髓瘤對身體的危害有:1、骨髓瘤細胞侵犯骨骼出現骨骼破壞造成骨痛,有時會出現骨折。2、貧血,造成患者乏力,頭暈,心慌,納差等。3、腎臟損害,多發性骨髓瘤常出現腎功能不全,嚴重者出現腎功能衰竭。4、感染,血栓等。意見建議: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血液腫瘤。嚴重影響患者的心身健康。出現骨痛,貧血,蛋白尿時,要高度警惕,及時到醫院就診,明確診斷,及時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一定注意適當運動,以免發生骨折。
血小板輸注效果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病情分析:血小板輸注效果不好的原因,主要是輸注血小板后引起同種免疫反應,產生血小板抗體,導致血小板輸注無效。另外,血小板交叉配型的配合程度,也決定了輸注效果的差異,配型基本配合者效果較差。意見建議:需要輸注血小板的患者,要對病情準確評估,減少輸注次數及產生相關抗體的概率。在輸注前對患者的血小板抗體進行嚴格檢測。另外,需要長期輸注血小板的患者,從一開始就要進行血小板的交叉配型,減少因為輸注了不配合的血小板所產生的抗體。輸注過程中,應注意血小板制劑的質量,保存期限,保存的類型,溫度等因素。
輸注紅細胞的適應癥是什么
病情分析:輸注紅細胞的適應癥有:1、持續慢性出血者。2、手術前后及術中出血者。3、嚴重貧血者。4、貧血伴心力衰竭的患者。5、腎病及尿毒癥需要輸血的患者等。意見建議:紅細胞輸注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措施,但不是絕對安全無害,有時候會出現不良反應或并發癥。因此在臨床應用時應權衡利弊,嚴格掌握適應癥。輸注過程要嚴密觀察病情變化,一旦出現反應,要立即停止輸注,保留靜脈通道,采取相應措施。
哪些藥物可以引起血小板減少
病情分析:頭孢類抗生素,青霉素,卡馬西平,丙戊酸鈉,磺脲類降糖藥,呋塞米,解熱止疼藥,肝素,利福平等,都可以引起血小板減少。這些藥物引起血小板減少,主要是因為藥物性抗體破壞了血小板生長與生成所致。意見建議:臨床上需要以上藥物治療時,要定期檢測血常規,以便及時發現血小板減少。若出現血小板減少,應及時停用可疑藥物,并給予相應治療。
血小板的功能是什么
病情分析:血小板有許多功能,主要是凝血功能和止血功能,它的止血功能主要通過血小板黏附、血小板聚集及血小板釋放生物活性顆粒而發揮作用。意見建議:在發現血小板減少時要進一步查找原因,如果是繼發性血小板減少,要積極治療原發病。原發性血小板減少但不低于50×109/L,又沒有出血情況可嚴密觀察,暫不治療。當血小板水平低到30×109/L時,有發生內臟出血的危險,甚至危及生命,應及時去醫院就診,給予糖皮質激素等治療,必要時輸注血小板治療。
血液生化檢查的內容及標準是怎樣的
病情分析:血液生化檢查的內容有血脂,血糖,肝功,腎功及電解質等。其標準空腹血糖為3.89~6.11mmol/L;總膽固醇為3.1~5.7mmol/L、甘油三酯為0.56~1.70mmol/L;。肝功谷丙轉氨酶為8~40IU、谷草轉氨酶為8~35ΙU,總膽紅素5.1~17.1μmol/L、直接膽紅素0~6μmol/L,血清總蛋白60~80g/L、白蛋白35~55g/L,球蛋白為20~30g/L,腎功中尿素氮為3.2~7.1mmol/L、肌酐為44~133μmol/L,血鉀為3.5~5.3mmol/L、血鈉為136~145mmol/L、血清氯化物為96~108mmol/L等。意見建議:血液生化檢查的項目很多,病人就診時要根據病情選擇相應的項目進行,為明確診斷提供依據,但不能無根據的隨便做檢查。
哪些病屬于血液系統疾病
病情分析:血液系統疾病包括紅細胞疾病,白細胞疾病,出血、凝血疾病及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紅細胞疾病又包括,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各種原因引起來的溶血性貧血。白細胞疾病,又包括粒細胞減少癥和粒細胞缺乏癥,各類型急性白血病,各類型類型慢性白血病等。出血、凝血性疾病又包括過敏性紫癜,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原發性纖維蛋白溶解癥等。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包括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惡性組織細胞病等。意見建議:血液系統疾病多有發熱,貧血,出血,乏力,頭暈等不適。一旦出現這些癥狀,要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盡快明確診斷,以免延誤治療。
發燒和流鼻血是白血病嗎
病情分析:發燒和流鼻血不一定是白血病。但白血病可以發燒和流鼻血。白血病除發燒和流鼻血以外,常有貧血,肝、脾、淋巴結腫大,外周血象白細胞增高等。意見建議:出現發燒和流鼻血,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首先處理鼻出血,必要時到血液科進一步查體了解是否有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胸骨壓痛等。根據情況進一步做相關檢查。盡快明確診斷,以免延誤治療。
血液檢查分為哪幾種
病情分析:血液檢查分為紅細胞系統,白細胞系統,血小板系統,出凝血及溶血性疾病等。紅細胞系統主要查紅細胞數量及形態初步了解貧血的類型。白細胞系統主要查白細胞數量,分類是否異常,血小板系統就要查血小板多少。出凝血主要查凝血因子是否異常。溶血性疾病檢查主要是確定溶血性貧血的類型。意見建議:患者若因乏力,頭暈,心慌,面色蒼白,皮膚出血等就診,要根據病史、癥狀、體征選用血液檢查的項目,明確診斷。不能明確診斷的,再進一步做有關的檢查。
小兒貧血有哪些類型
病情分析:小兒貧血的類型有:新生兒溶血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地中海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遺傳性溶血性貧血等。小兒貧血在各年齡段,地域不同,好發的貧血類型不同,營養狀況亦是發生貧血的重要因素。意見建議:發現孩子皮膚粘膜蒼白,面色蒼黃或蠟黃,乏力疲倦,懶言少動,精神差,食欲下降等情況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根據病史,體征及檢查作出正確診斷,及時給予病因及對癥支持治療。
兒童再生障礙性貧血還能上學嗎
病情分析:兒童再生障礙性貧血,是否能上學取決于病情的嚴重程度,對于病情不是特別嚴重的兒童,且無明顯嚴重臨床癥狀,是可以上學的,但上學期間需注意不要磕碰,不要發生出血現象。如果病情特別嚴重,且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和血小板低下,則不能上學,最好進行住院治療。意見建議:在飲食上可適當多吃一些新鮮蔬菜水果和含鐵量高的食物,如血,豬肝,魚肉等。餐后勿飲濃茶,因為茶葉中喊大量鞣酸,會阻礙鐵質的吸收。此外患者平常應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勞累,保持心情良好,對恢復病情也會有一定的好處。
再生障礙性貧血怎么辦
病情分析:再生障礙性貧血需要根據類型進行對癥治療。對于輕微癥狀的患者,可進行藥物治療,可通過雄激素、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等藥物刺激機體造血。對于嚴重的患者,則需要采取輸紅細胞、血小板支持以及抗感染治療。以上方案僅供參考,具體藥品使用請結合自身情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藥。意見建議:建議患者多吃富含維生素,蛋白質,含鐵高的食物,對貧血有一定的好處,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可以促進機體對造血物質的吸收,如菠菜,富含大量鐵元素,長期服用可以預防缺鐵性貧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壓低好嗎
病情分析: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血壓低是非常正常的,但長時間血壓低會影響身體健康,在此期間最好不要去獻血,以免加重病情。意見建議:日常飲食上可以多以血紅蛋白豐富的食物為主,如動物肝臟,動物學,瘦肉等動物性食品,其他含量較高的食物有芝麻,海帶,紫菜等,建議使用鐵質炊具。多吃蔬菜水果,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可促進人體對鐵的吸收,對防止貧血有很好的效果。
職業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有哪些毒物可以引起
病情分析: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發生,除了和病毒感染,免疫因素有關以外,還有很多化學毒物有可能會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如果是在職業環境當中經常接觸這些化學毒物的話,有可能會導致,比如說經常接觸苯及其化合物,制鞋業,油漆行業,橡膠業,噴漆,彩色印刷,還有長期與汽油接觸的司機等,有可能會出現這些化學毒物侵蝕到人體,對骨髓產生毒性作用。意見建議:平時飲食應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蛋黃等動物性的食物,其余含鐵較高的食物有芝麻,海帶,木耳等,同時還需多吃高蛋白的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豐富的維生素可促進人體對鐵的吸收。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聯系我們 ICP備案號:京ICP備170748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602201335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非經營性-2023-0016
Copyright ? 2015-2025 北京圓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