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稱:暨南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
類型/級別: 三級甲等 綜合
醫保定點:未知
深圳市人民醫院始建于1946年,前身是寶安縣人民醫院,1979年更名為深圳市人民醫院。1994年被評為深圳市第一家“三級甲等”醫院。1996年,經國務院僑辦批準,成為暨南大學醫學院附屬二院。2005年,經暨南大學批準,升格成為暨南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伴隨著經濟特區的成長,深圳市人民醫院已發展成為一個功能齊全、設備先進、人才結構合理、技術力量雄厚,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健為一體的深圳市最大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
醫院占地面積13.8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1.3萬平方米,編制病床2100張。2012年出院病人超過6萬人次,門診量超過300萬人次。全院職工3400人。醫院設有43個臨床科室、12個醫技科室。醫院有第一門診部(位于深南東路1046號),第二門診部(位于東門北路1017號)兩個門診部,一個住院部(舊稱留醫部,位于東門北路1017號),一個分院龍華分院(位于龍華新區龍觀東路101號)。
加強學科建設,培養核心資源:醫院不斷加強重點專科建設,現有呼吸內科、腎內科、消化內科、感染內科、內分泌科、胸外科、口腔科、麻醉科、婦科、產科、新生兒科、急診科、醫學影像科(含CT、放射、超聲、介入、核醫學)、病理科、檢驗科、臨床護理等16個廣東省臨床重點學科;23個深圳市醫學重點學科及優勢醫學重點學科(群),包括優勢醫學重點學科(群)7個(神經內科、婦科、口腔中心、急診科、泌尿外科、新生兒科、骨科(手外科),重點學科14個(呼吸內科、消化內科、心血管內科、肝膽外科、胸外科、產科、麻醉科、腎內科、介入科、腫瘤內科及腫瘤放療科、耳鼻咽喉科、病理科、超聲科、臨床護理),重點實驗室2個(干細胞與細胞治療實驗室、分子醫學診斷實驗室)。重點專科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部分領域走在了省內甚至國內前列。我院把重點學科的建設與患者的需要結合起來,重新調配現有醫療資源,建成了產科、急診科、口腔科、老年性疾病等14個一站式診療中心,方便了病人,提高了醫療效率,縮短了患者就診時間。
作為暨南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設立了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等16個教研室,擁有200多位臨床教師。目前有碩士生導師89名,博士生導師17名。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28個,已招收碩士生552名(畢業405名),博士生35名(畢業26名)。2010、2011年暨南大學連續兩年招收臨床醫學專業(深圳班)共80名本科生,該專業第四及第五學年臨床課將進入我院學習。
立足當前,著眼未來:深圳市人民醫院一直以來就承擔著保障市民健康的重任,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及市民健康需要的提高,醫院在提高、整合現有醫療資源的同時,不忘為未來布局、規劃。2012年10月,由市政府投資建設的深圳市人民醫院外科住院大樓投入使用,外科住院大樓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設外科病床1000張,投入使用后將使人民醫院住院總床位數增加到2100。
2013年由市政府全額投資的深圳市人民醫院內科住院大樓(1200張病床,10.4萬平方米)已通過市政府立項,并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民生工程,計劃于2013年底完成相關手續交市建筑工務署開工建設。
所獲表彰與榮譽
-2013年度中國地級醫院·100強醫院排行榜 第3名;
-2010年度“全國改革醫院創新獎”;
-2010年全省滿意度調查中成為深圳唯一進入前八名的醫院;
-2005年在最能代表25年深圳形象的名片評比中,市人民醫院被市民評為醫療機構唯一的最高獎“功勛獎”;
-多次獲得“醫療質量整體評估”全市第一名的成績;
醫院地址:廣東省深圳市東門北路1017號
乘車路線:公交線路:翠竹苑下:2,59,m34;留院補下:64,103,103B,113,202,203,211,300a,306,333,e11,n3,n6,機場6線大巴,e12地鐵線路:地鐵3號線翠竹站D出口。?
聯系電話:0755-25533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