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深圳市龍崗區骨科醫院(深圳大學附屬骨科醫院),始建于2007年,前身為深圳市龍崗中心醫院手外科專科醫院,是龍崗區創建最早,最具規模、技術力量最雄厚、設備最先進、功能最完善,集醫、教、研、四肢功能康復與訓練為一體的專科醫院。
醫院于2013年11月經深圳市衛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批準,正式更名為深圳市龍崗區骨科醫院,核定床位300張,2018年獲批成為深圳大學附屬骨科醫院,直屬深圳市龍崗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
醫院服務理念、院訓、使命、愿景
服務理念:真誠,感恩,博愛,奉獻
院訓:德高醫粹、尚新至善、以人為本、博愛惠民
使命:最大限度減少肢體殘障
愿景:構建國際化區域性骨科醫療中心
醫院設有手、顯微外科、骨科、骨關節外科、脊柱外科、運動醫學科、康復科、麻醉手術科、疼痛科、整形外科、檢驗科、影像科、中心藥房、心電圖、彩超、肌電圖等臨床、醫技科室;開展各類復雜的手部創傷及骨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如:多指多平面離斷再植、斷肢斷指及小兒斷指再植 , 拇、手指再造、各種游離組織皮瓣移植、肌腱、血管、神經及骨關節移植、膝、髖關節置換、關節翻新、各種先天性畸形矯形,晚期手功能重建,臂叢神經損傷多組神經移植、運動損傷、骨關節及脊柱、四肢創傷修復及功能康復與評定等。醫療服務輻射全省及港澳臺等地,成功挽救了數以萬計手部及四肢創傷的患者,最大限度的減少了患者的肢體殘障,使他們重返工作崗位,獲得國內外同行業高度贊譽。
醫院現址建筑面積7377平方米,目前開放床位129張;新醫院位于新寶龍街道寶龍工業區寶荷七路(南同大道與錦龍大道交界處),占地面積為18767.68㎡,總建筑面積45841.97㎡,床位數為300張;現規劃建設新醫院二期科研教學樓項目,占地面積2343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8531.12㎡,增設床位100張。
蔡司手術顯微鏡、stryker1288HD高清關節鏡及配套設備、脊柱微創手術系統、美敦力(medtronic)脊柱導航系統及微創通道系統、骨科動力系統、高檔麻醉機及麻醉信息工作站、彩色多勒超聲診斷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三維C臂及導航系統、數字化移動X光機、雙板直接數字化X線成像系統(雙板DR)、平衡測試分布及職業工傷評估設備、上肢情景互動康復訓練系統、脈管系統成像儀、醫用水刀等。新醫院將配置層流手術間10間(其中百級1間,千級3間),64排CT,3.0T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MRI)等大型醫療設備。
建設500張床位,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骨科專科醫院。
成立“醫療聯合體”:深圳市顯微外科聯盟
打造“兩大研究所”:深圳市顯微外科研究所、龍崗區手外科研究所,經過5-10年,手、顯微外科成為省、市重點學科。
組建“兩個中心”:華南地區顯微外科培訓中心、人工關節置換中心。
2013年,深圳市龍崗區科技進步獎。2014年,深圳市五一勞動獎;深圳市衛生計生系統急救技能(心肺復蘇術)競賽團體優勝獎、兩項個人操作單項二等獎。2015年,首屆“科萊瑞迪杯”支具制作技能大賽一等獎。2016年,第三屆亞太修復重建顯微外科聯盟大會“科創杯”手術技術及優秀病例大賽預賽(中南賽區)第一名,全國總決賽三等獎;廣東省醫學會第十三次顯微外科學學術年會青年論文競賽一等獎;廣東省醫學會第十次手外科學學術會議臨床醫師創新思維病例競賽二等獎;微電影《一握千鈞》獲第二屆“廣東醫生”微電影大賽二等獎。2017年,深圳市三八紅旗集體;《手顯微外科智能溫箱與可調式支架一體化的研制應用》榮獲廣東省第六屆護理用具創新大賽總決賽一等獎;廣東省醫學會第十四次顯微外科學學術會議青年論文競賽一等獎;廣東省醫學會第十一次手外科學學術會議青年醫師創新思維病例大賽一等獎。018年,榮獲深圳市第二屆“藥濟杯”藥師技能大賽二等獎。
醫院以顯微外科、創傷骨科(手外科)為特色,其中顯微外科、手外科為區重點學科;率先在全區乃至全市成功開展了各類專科手術,尤其是(多指)斷指、(多肢)斷肢再植,拇、手指再造等顯微外科技術達國內、國際先進水平,收治專科病人萬余例,三四級手術占比達60%以上。已完成斷指再植4000余例,成功率98.68%; 拇手指再造400余例,成功率100%,全國頂尖水平,進入全國10強; 各種皮瓣移植1000余例,成功率99.3%,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2014年: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超高難度再植案例——雙前臂同時十指離斷,填補國際國內空白,受到國內外同行高度贊譽。 2015年:“九指離斷再植術”刷新世界多指再植手術時間最短的紀錄(7小時50分)。 2017年:成功挽救兩例世界罕見高難度的四指多平面離斷再植術——示中環小指雙平面8節離斷再植術和示中環小指6平面20節離斷再植術。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