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通州區中醫醫院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四位一體的中醫綜合性醫院,是北京市中醫學校的教學醫院,承擔主要的臨床教學實習任務。全院共有職工245人,專業技術人員220人,其中高級職稱21人,中級職稱72人,研究生5人,目前醫院知識結構合理,梯隊基本形成。全院固定資產3000萬元,專業設備600余臺件(套),全身CT、彩色B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運動平板等已在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中發揮作用。中風、骨傷、胸痹、肛腸是該院的重點科室,結石、皮膚、椎間盤突出癥是該院的特色科室,中風專業組配合《腦功能再健法》采用中藥熏、洗、泡、針灸、按摩等綜合治療,有效地減輕中風病人神經功能缺損,增強肢體運動功能,使90%的中風病人恢復生活自理能力,《腦中風功能再健法的臨床研究》獲通州區科技進步二等獎,《加味抵擋湯治療缺血腦中風臨床觀察》獲通州區科技進步一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骨傷科處理急癥骨傷能力可達到市級醫院水平;肛腸科多年來采用中藥注射、結扎、剝扎配合遠紅外線凝結現代醫療手段治療肛腸病人2萬余人,效果顯著。結石科的體外沖擊潑碎石加上傳統的三聯法,配合本院的中藥,可使絕大多數的病人無痛苦的將秘尿系和膽囊結石排出,椎間盤科采用現代切吸療法可達到創傷小、痛苦少、費用低的滿意療效。 該院自1994年遵循衛生事業的內在規律,主動適應衛生改革形勢,建立宏觀調控有力,微觀運行富有生機的新舉措----綜合目標管理責任制,在人事制度、獎金分配制度和質量考評工作中取得成績,成為通州區衛生改革的試點單位,醫院的業務量逐年增加,從1993年的日門診量300人次上升到2001年的700人次,年住院病人從1993年的2500人次上升到2001年的3000人次,年業務收從1993年的747萬元上升到2001 年的3700萬元,人均創收達12萬元。1996年通過國家中醫管理局驗收,成為通州區首家二級甲等醫院,連續五年被評為通州區和首都精神文明單位,物價計量信得過單位,北京市行業作風文明窗口?! ¤b于醫院發展建設較快,醫院環境不能滿足通州百姓的中醫醫療需求。經區政府批準,擬將在長安街延長線、通州區河東新城籌建一所占地1000畝、建筑面積30000平方米,能容納400張病床,年門診量達30萬人次,收住病人6000人次,具有現代化、科學化、人文化、湖光山色、花香秀美的醫、教、研、防、保健為一體的中醫綜合醫院。為2008年奧運會做貢獻。 社區科最先在通州區成立家庭病房和流動醫院,并推出五個24小時服務:即24小時急診出診24小時熱線咨詢24小時急救車接送病人24小時電腦查詢各種收費標準及醫療指南24小時便民藥房取藥,流動醫院深入農村、集市、城鎮廣場a民小區義診、宣傳衛生防病、醫療保健知識。
專業設備600余臺件(套),全身CT、彩色B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運動平板等。
腦中風功能再健法的臨床研究》獲通州區科技進步二等獎,《加味抵擋湯治療缺血腦中風臨床觀察》獲通州區科技進步一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