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內科|三級甲等
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掃碼可直接手機咨詢我粉絲237人
成年人的體溫多少算正常呀
病情分析:成人的體溫主要分為了腋窩體溫、口腔體溫以及直腸體溫,而成人腋窩體溫的正常值應處于36~37℃之間,口腔體溫應處于36.3~37.2℃之間,而直腸體溫應在36.5~37.7℃之間。意見建議:成人的體溫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成人的情緒、運動量以及外界的天氣等等。當情緒過于激動、運動量過大,或者是外界天氣過于炎熱等都可能會致使人體的體溫出現升高的情況,但是這并不是病理性因素而導致,而是生理性因素而造成。而如果體溫升的過高,也不排除是由于某些感染因素或者是疾病因素等而造成。
感冒要看什么科
病情分析:感冒屬于呼吸內科疾病,可以到醫院看呼吸內科。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為流行性感冒,由其他病毒,比如冠狀病毒,鼻病毒引起的為普通感冒。臨床表現為鼻塞,咳嗽,發熱,惡寒等癥狀。意見建議:感冒后要多喝水,多注意休息,飲食要清淡營養,不能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也可以喝一些雞湯,對消除感冒引起的鼻塞,咳嗽,打噴嚏等癥狀有一定好處。
急性腸胃炎和慢性有什么區別
病情分析:急性腸胃炎和慢性腸胃炎的區別:1.致病原因不同,急性腸胃炎的致病原因和飲食不潔、經常食用生冷、辛辣刺激食物有關;慢性腸胃炎主要是由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等有關。2.病程不同,急性腸胃炎起病快,慢性腸胃炎病程多在2-3個月以上。意見建議:無論是急性腸胃炎還是慢性腸胃炎,患者都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洋蔥,甜食等,以免導致胃粘膜刺激,也會影響胃粘膜恢復。
慢性胃炎吃什么西藥好
病情分析:慢性胃炎如果以癥狀表現為主,需要緩解癥狀,如有消化不良癥狀時,可以服用促進消化道蠕動的藥物如莫沙必利,還可以補充助消化的酶如復方消化酶。如果患者沒有特別癥狀,可以暫時不用藥物,隨訪觀察。意見建議:慢性胃炎的患者要注意清淡飲食,避免暴飲暴食,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定期進行胃鏡檢查,明確胃炎的類型,對癥治療。
腸胃炎病人吃什么好呢?
病情分析:腸胃炎病人可以多吃一些粥類食物,比如小米粥,米湯,南瓜粥等,這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容易被消化道分解轉化為能量物質。也可以喝一些酸奶,容易被消化道吸收分解,減輕腸胃負擔。意見建議:腸胃炎病人需要合理調整膳食結構,不能吃油膩,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加重腸胃負擔。還要注意休息,作息規律,不能熬夜,不能過度勞累,注意保暖,不吸煙喝酒。
支氣管炎飲食上要注意什么
病情分析:支氣管炎患者飲食應注意,做到清淡飲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的食物,同時在生活中應注意飲食規律,避免進食過于油膩的食物,同時注意避免飲酒。支氣管炎臨床表現為咳嗽咳痰等癥狀,因此吃辛辣油膩的食物容易助濕生痰,會進一步加重人體痰液的積聚,導致臨床癥狀的加重。意見建議:建議患者要減少污染方面的接觸,減少過敏原。環境不良刺激的接觸也盡量要避免,同時要增強體質,如果身體體質比較差,對外界的刺激反應就會比較容易出現再次感染或者加重的情況。
支氣管炎康復后要注意什么
病情分析:支氣管炎康復后要注意遠離有污染的環境,尤其有氣體污染的環境,比如化工廠,粉塵廠。遠離過敏原,比如花粉,粉塵等,以免造成病情的復發,還要盡量避免不良刺激的接觸。意見建議:平時還要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如果自身抗病能力比較弱,就容易遭到細菌和病毒的侵犯,從而容易誘發疾病的復發。同時要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飲食。
支氣管炎的并發癥有哪些
病情分析:支氣管炎最常見的并發癥就是阻塞性肺氣腫,還會出現支氣管擴張,支氣管炎反復發作,導致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管壁纖維增生就會導致管腔變形,從而出現擴張或狹窄。支氣管炎蔓延到支氣管周圍的其他組織就會出現支氣管肺炎。意見建議:支氣管炎患者日常飲食要注意清淡,低鹽,低脂,應注意增強體質,注意情緒的調節,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同時一定要避免吸煙。
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的具體表現有哪些
病情分析: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常表現為喘息,咳嗽,發熱,咳痰,出氣吸氣不暢等癥狀,部分患兒還會出現高熱癥狀,呼吸時間延長,嚴重者可出現支氣管肺炎,急性呼吸衰竭,膿毒血癥等并發癥。意見建議: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的患者要養成早睡早起,勞逸結合的生活習慣,經常開窗通風,患病期間要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盡量不要在天氣過于寒冷時外出,以免增加復發幾率。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屬于血液病嗎
病情分析: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屬于血液病。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的原因非常復雜,可以由過敏、寄生蟲、血液病、風濕免疫性疾病等原因造成。另外,某些藥物,比如青霉素、頭孢菌素等都有可能會導致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意見建議: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的患者如果沒有明顯的癥狀,增高的程度并不是很高,可以暫時不用治療。如果有相應的過敏癥狀,需要抗過敏治療,并且避免接觸過敏源。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關于我們 ICP備案號:京ICP備170748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602201335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非經營性-2023-0016
Copyright ? 2015-2025 北京圓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