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壓監測。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血壓的變化可提示休克的發生,為了及早發現病情的變化,護理人員應每十五分鐘檢測一次。如患者血壓下降并出現面色蒼白,四肢發冷,口中發紺等癥狀則可判定患者處于休克狀態,立即進行抗休克治療,待血壓保持平穩時可根據病情延長測量時間。
二,心電監測。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的常見并發癥,因此患者輸液后必須應用心電監護儀,對其進行連續的心電、呼吸、血壓、體溫、生化監測。在監測過程中要保持高度警覺,一旦發生心律的變化,記錄下心電圖和時間,及時糾正,在床邊備齊呼吸機、除顫儀等搶救儀器與藥品,同時保證搶救儀器的功能完好,以便及時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