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主要通過血糖檢測進行診斷,其治療原則包括飲食控制、規律運動、藥物治療及血糖監測等多方面綜合管理。
糖尿病的診斷主要依據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若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兩小時血糖≥11.1mmol/L,通常可診斷為糖尿病。此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也是評估血糖控制情況的重要指標。
治療糖尿病的首要原則是飲食控制,患者應遵循低糖、低脂、高纖維的飲食原則,以維持血糖穩定。其次,規律運動對于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和促進葡萄糖利用至關重要。
在藥物治療方面,常用藥物包括二甲雙胍、格列本脲和胰島素等。二甲雙胍可增強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肝糖輸出;格列本脲則通過刺激胰島B細胞釋放胰島素來降低血糖;而胰島素注射則是直接補充外源性胰島素,以控制血糖水平。
此外,定期的血糖監測也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環節,它有助于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并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綜上所述,糖尿病的診斷依賴于血糖檢測,治療則需綜合運用飲食控制、規律運動、藥物治療及血糖監測等手段,以確保患者血糖水平的穩定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