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理論中,肺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生理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降、通調水道以及朝百脈而主治節。
肺主氣司呼吸,意味著肺是體內外氣體交換的場所,通過呼吸運動,吸入清氣,排出濁氣,從而維持人體的新陳代謝和生命活動。
肺主宣發肅降,宣發即將體內的氣血津液布散至全身,肅降則是向內向下布散津液和氣血。這一功能保證了人體氣血津液的正常運行。
肺還負責通調水道,即通過肺的宣發和肅降功能,對體內津液代謝進行疏通和調節,以維持水液代謝的平衡。
最后,肺朝百脈,主治節,指的是全身的血液都通過經脈聚會于肺,經過肺的呼吸進行氣體交換,再輸送到全身。同時,肺還治理調節著全身的氣機、氣血以及津液的運行。
當肺功能出現異常時,可能會表現為咳嗽、氣喘等癥狀。中醫會根據具體癥狀,采用宣肺、清肺、潤肺等方法進行調理,常用的中藥有杏仁、桔梗、桑葉等,它們分別具有降氣止咳、宣肺利咽和疏散風熱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中藥對調理肺功能有一定效果,但如有嚴重癥狀或長期不適,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科學治療。中醫講究辯證施治,因此不建議患者自行購藥服用,以免延誤病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體檢,才是維護身體健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