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炎診斷標準主要包括接觸史、臨床癥狀、診斷檢查、病原分型檢查等,具體如下:
一、病史,有與肝炎患者密切接觸史,血液、體液感染史,暴發流行區有水源、食物污染史。
二、患者的臨床癥狀,一般來說患者常有發熱、惡心、腹脹、乏力、肝腫大、黃疸等。
三、疾病診斷檢查,患者的肝功能檢查中血清谷丙轉氨酶、膽紅素,肝組織活檢有助于診斷。
四、病原分型檢查,目前應用免疫學、酶學以及分子生物學的方法做病原學檢測,能夠對患者的診斷起到很好的幫助。所以對于急性肝炎的診斷標準,認識上一定要全面才行。
急性期的時候應該讓患者進行隔離,癥狀明顯以及有黃疸的患者應該臥床休息,直至癥狀和黃疸明顯消退方可起床活動。而且飲食方面要清淡,容易消化以流質飲食為主,少量多餐,保證水份的供給以及適當的補充維生素B、維生素C和維生素K,熱量不足的應該補充葡萄糖,要避免飲酒和應用損傷肝臟的藥物。情況嚴重的,建議去醫院進行規范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