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臨近開學,不愿上學的孩子不少。
假期臨近尾聲,孩子只要一聽父母提到開學,就會焦躁不安,甚至發脾氣。父母看到他(她)的寒假作業還沒寫完,催促趕緊寫,結果孩子毫不客氣地回了一句:“煩死了!”家長一生氣,批評了幾句,小朋友立馬扭頭躲進了房間,兩天不搭理家長。在孩子喜歡的長輩(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幾番開導下,孩子終于在開學日去了學校,這幾天已經能適應學校生活。
從“開學恐懼”到“學校恐懼癥”
類似孩子的表現屬于“開學恐懼”:在心理上出現情緒低落、心慌意亂、無緣無故發脾氣、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在軀體上表現失眠、渾身疲勞、頭痛、胃痛等。
“開學恐懼”并非醫學專用術語,它是一系列因開學而引發的身心癥狀,原因主要在于:
假期里孩子作息變得不規律,難以快速恢復早睡早起的習慣。
從“放松的假期”一下子切換到“繁重的學業”中,孩子容易產生心理落差。
其他原因,例如擔心課業繁重、同學師生關系等。
值得注意的是,開學恐懼如果發展到拒絕上學,就可能是“學校恐懼癥”,學校恐懼癥是屬于兒童青少年焦慮障礙的范疇,主要表現為對學校產生強烈的恐懼,并且拒絕上學,在兒童和青少年群體當中常見。
初期時,為了回避去學校,孩子可能會主訴:頭痛、腹痛、食欲不佳、全身無力等癥狀,達到不去學校的目的后癥狀就減輕或消失。當父母強烈要求他上學時,就出現緊張、哭泣、吵鬧、焦慮不安,以及各種明顯的軀體癥狀,如頭痛、腹痛、腹瀉、坐立不安、發熱冒汗等。
即使把這些孩子送到學校,在學校里也會出現一些明顯退縮的行為:上課的時候難以集中注意力、不敢正視同學和老師、低頭走路、不敢說話等等。一到放學,便會如釋重負。
學校恐懼癥評估和診斷通常有以下幾個標準:
上學非常困難,常常請假或缺席,甚至還有連續較長時間不上學。
面臨上學問題的時候,出現嚴重的焦慮不安情緒。包括對學校極度的恐懼,或者是各種軀體的不適、抱怨、發脾氣等等。
與逃學不同,這些孩子往往不是不想上學,而是不能夠上學。
沒有很明顯的反社會行為特征,如偷東西、說謊、破壞行為等等。
孩子為什么會患“學校恐懼癥”?
患學校恐懼癥的孩子,其實有著深層次的心理問題,借著開學這個導火索集中爆發。這跟孩子要離開家,離開父母,獨自面對外部世界的不安有關系。
就青春期的孩子而言,他們離不開家總是有原因的。孩子拒絕上學的癥狀,一方面代表了他內心的掙扎與不安;另一方面,提示所在的家庭系統出現了問題。從家庭治療的角度,個人的癥狀行為不僅僅屬于個人,而是屬于他所處的整個家庭系統,尤其是當這個家庭系統出現功能障礙的時候,個人的行為問題或癥狀就會出現了。
易出現學校恐懼癥的三個階段和原因:
4到7歲,上幼兒園、上小學階段,與分離性焦慮有關。
11、12歲,從小學進入中學階段,可能與新學校環境、新的人際交往困難、學業壓力適應等焦慮有關。
14歲左右進入青春期的時候,對自我形象的焦慮、早期心理發展為解決的沖突再次激活有關。
孩子出現“學校恐懼”,怎么辦?
走進學校、離開家,本質是孩子心理上的獨立,從上幼兒園開始到上大學、走上社會,整個過程都是一個長大、跟父母漸行漸遠的離家過程。如果家庭難以面對未解決的沖突,孩子離家時則要面對很大的挑戰和難題。學校恐懼、厭學、拒學的孩子多半如此,在專業心理治療師的幫助下,家庭一起去面對和解決這些未解決的沖突,幫助孩子走出困境,長大離家。祝愿孩子們都能夠在成長的道路上成功地跨出家門、不斷成長。
警惕孩子從“開學恐懼”到“學校恐懼癥”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為你推薦
-
心慌恐懼屬于心絞痛嗎心慌、恐懼,首先屬于心理情緒的問題,而心絞痛屬于客觀的器質性的問題,心絞痛是指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冠心病,所導致的胸悶、胸痛、氣短等等癥狀。心絞痛可以合并心慌、恐懼,而心慌、恐懼可以見于各種情況,不一定都見于心絞痛。那么心慌、恐懼,可以見于其他的很多的問題,所以心慌、恐懼不屬于心絞痛,心絞痛可以合并心慌、恐懼。兩個問題不是一個范疇,一個是心理問題,一個是器質性心臟病的問題。01:14
-
恐懼新冠狀病毒感染,晚上睡不了覺該怎么辦?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確實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事情,從我們現在對它的了解來講,這個病傳染性比較強,臨床過程比較嚴重,還有一些病例,可能為此而失去生命。這種疾病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它具有很強的傳染性,這個傳染性使得我們對我們的生活、工作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那么這種情況對于每個人來說,心里都會產生很大的壓力,因此我們對這種問題緊張、擔心,出現這樣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些人面對這種情況,他是過于緊張的焦慮,比如他的生活起居情況相對還比較安全,他能夠在一個相對比較安全的環境當中去生活,可以控制跟外界人的接觸。那么傳染病是有特點,就是你有這樣傳染的機會,你才能會得傳染病。如果沒有這種機會,你不會得這種傳染病的。那么在你做好了自我的防護,在行為方面已經做好了,安全的這種控制,其實你已經最大限度的控制得傳染病的這樣的機會。這時候你再過分的擔憂自己被感染上傳染病,這就是不正常的了。臨床當中有這樣的病人,特別是有些比較敏感的病人,比較情緒化這樣的病人,他就是容易發生過度的擔心,他就會表現為情緒的緊張、焦慮不安、沒有安全感。那么睡覺的時候,肯定也會面臨這樣的問題。他會想到擔心自己得病,而產生焦慮的情緒,影響他的入睡,甚至會影響他維持睡眠。所以這樣的病人會表現為入睡困難,睡眠過程當中反復覺醒、多夢。另外白天情緒也會受到影響,出現情緒焦躁,容易發脾氣,或者情緒低落的現象。因此我覺得要注意,我們在行為方面,要重視傳染病的問題,但是從心理方面,我們要做到健康,要快樂。在隔離期間,一定要選擇一些比較快樂的事情,來放松心情,或者是可以做一些平時自己沒時間做的事情,比如看看電視連續劇,看看書學習學習,或者是做一些運動,這些都可以最大限度的緩解自己的焦慮情緒。02:31
-
什么是學校恐懼癥恐懼癥它是兒童恐懼癥當中常見的一種類型,大多見于男孩,因為害怕上學、拒絕去上學,即使是勉強去了,也會哭鬧不止,表現出一種強烈的情緒不安,兒童會說各種各樣的這種軀體癥狀,甚至確實出現頭痛、肚子痛、惡心、嘔吐的一些癥狀,這些癥狀形成有時候有明顯的誘發因素,有時候沒有明顯的誘發因素。產生這種學校恐懼癥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兒童的一些性格弱點,像孤僻、懶散、依賴、被動,也可能是環境因素,家庭從小教養管束太多,過于保護,或者是一些特殊的事件,像轉學、搬遷、父母的亡故等,也可能是對學校考試害怕不及格、怕同學指責嘲笑等。在臨床當中,對于學校恐懼癥的治療,一般是以心理治療為主,教育為主,通過逐步的指導孩子進入這種社會活動,慢慢的讓孩子回歸學校,同時對一些特別嚴重的孩子,也要應用一些抗焦慮的藥物。語音時長 1:45”
-
學校恐懼癥的預后大多數學校恐懼癥的預后是比較好的,它的預后與起病的緩急有關系,急性發作往往就是一些年幼的孩子,并且常常有各種環境或者是軀體方面的誘因,在家里和學校里伙伴關系比較好,治療的也比較及時,他的預后往往比較好。慢性的往往沒有任何肯定的事件,而是逐漸退縮而變得更加的固執,好爭辯、好挑剔等一些其他行為問題,他們過多依賴家庭和父母,和同學伙伴兒的關系不密切,往往興趣少,很難適應社會。不同年齡的患兒預后也有差異,學齡初期的患兒比較容易回到學校,大一點的患兒如學齡晚期或青春期比前者困難一些,年長的患兒學校恐懼的情緒,往往可以持續到成年,成年以后到精神科門診就診率明顯高于普通的人群。語音時長 1:33”
-
學校恐懼癥怎么治療學校恐懼癥一般是由于孩子不想去上學或者是老師對孩子不好,孩子和同學不能很好的交往相處,或者是單純的不想學習。對于這種情況您可以詢問孩子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努力幫助孩子克服這種恐懼的心理。并且家長不要給孩子心里太大的負擔。
-
恐懼癥分哪些,恐懼癥有深海恐懼癥,社交恐懼癥,密集恐懼癥,結婚恐懼癥,幽閉恐懼癥,廣場恐懼癥,同性戀恐懼癥,周末恐懼癥,蔬菜恐懼癥,槍聲恐懼癥,面試恐懼癥,名校恐懼癥,牙科恐懼癥,嘔吐恐懼癥,脫發恐懼癥等等。
-
怎樣防治兒童學校恐懼癥防止兒童學校恐懼癥的關鍵就在于教育,兒童覺得呆在家里邊能夠得到保護,所以說會逃避學校,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這個獨立性、活動能力和社交能力,利用可能的機會讓孩子獨立的活動,減少對孩子的保護,過度的保護和照顧會讓孩子在這個學校里邊害怕上學,害怕學校,還會使這孩子養成一種依賴,被動的這種性格弱點,影響身心發
-
如何防治兒童學校恐懼癥防止兒童學校恐懼癥的關鍵就在于教育,兒童覺得呆在家里邊能夠得到保護,所以說會逃避學校,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這個獨立性、活動能力和社交能力,利用可能的機會讓孩子獨立的活動,減少對孩子的保護,過度的保護和照顧會讓孩子在這個學校里邊害怕上學,害怕學校,還會使這孩子養成一種依賴,被動的這種性格弱點,影響身心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