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動脈血管瘤指的是顱內動脈瘤,病程隱匿,起病突然,一旦發病,死、殘率極高,因而被稱為顱內的“不定時炸彈”,是最危險的腦血管病之一。顱內動脈瘤是由顱內動脈內腔的局限性異常擴張所致動脈壁的一種瘤狀突起,為臨床常見血管性疾病,是自發性蛛網膜下隙出血最常見的原因。
大約有半數的患者在動脈瘤破裂前有某些警告性先兆癥狀,表現為局部頭痛、臉和眼痛、視力降低、視野缺損、眼外肌麻痹等癥狀,大多數由動脈瘤急性擴張壓迫所致;有的表現為運動和感覺障礙、平衡失調、幻視、眩暈等。
動脈瘤破裂后主要表現為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缺血癥狀,少數形成顱內血腫。患者突發劇烈頭痛、嘔吐、意識障礙、癲癇、顱神經麻痹、腦膜刺激征,以及出現偏癱、感覺障礙、失語等。已破裂動脈瘤再出血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首次出血后的幸存者若未得到及時正確的處理,3周內將有40%的病例發生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