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癥可以導致尿酸性腎病的情況,分為急性尿酸性腎病和慢性尿酸性腎病。
當嚴重的高尿酸血癥急性發生的時候,可以導致急性腎衰竭,這種情況叫做急性尿酸性腎病。它的發病機制是尿酸在遠端腎單位的腎小管形成結晶析出沉積。小管液流經這些腎單位時,由于水分被重吸收和進一步酸化,使得尿酸在腎小管內形成了微晶體造成腎內梗阻,誘發急性腎衰竭。
急性尿酸性腎病,通常發生于大量過多的尿酸生成時,這種內源性的尿酸生成過多,可以是某種酶的異常或代謝紊亂,導致嘌呤及尿酸合成過量,也可以是大量組織破壞所致,如橫紋肌溶解綜合征以及某些惡性腫瘤化療后大量細胞破壞。
慢性高尿酸血癥,一般臨床癥狀不明顯,診斷時要仔細的分析,首先要看它也是何種疾病導致的血尿酸升高,如淋巴和骨髓的增生改變,紅細胞增多。銀屑病,維生素B12缺乏,鉛中毒、脫水狀態等。
如果這些疾病都排除后,則分析是否為腎臟所致。對于腎功已經異常的患者,如果血尿酸達到一定程度仍提示高尿酸血癥不僅僅由腎功能減退引起,則考慮高尿酸導致的慢性尿酸性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