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為小兒腹痛的常見病因之一,臨床上經常與急性闌尾炎混淆,多見于七歲以下的小孩,好發于冬春季節,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當中并發,或者繼發于腸道的炎癥。
病因多數未明,一般情況下認為與柯薩奇病毒感染有關,發病之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典型臨床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的咽痛,繼之發熱,腹痛,嘔吐,有時伴有腹瀉或者是便秘。
腹痛是本病最早出現的癥狀,可以發生在任何部位,但因病變主要侵蝕末端回腸的一組淋巴結,因此右下腹比較常見。腹痛的性質也是不固定,可以表現為隱痛或者是痙攣性的疼痛。這兩次疼痛間隙患兒感覺較好,最敏感的疼痛部位可能每次查體都不一樣,在壓痛部位靠近中線或者是偏高,不像急性闌尾炎那么固定,并且程度較急性闌尾炎較輕,少有反跳痛或者是肌緊張。
有些患兒也可能并發腸梗阻,應該及時的進行觀察,年齡較小的患兒在臨床上出現以闌尾炎相似的癥狀,但是病情較輕,而沒有腹肌緊張者,應考慮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
當患兒在臨床上出現發熱,腹痛,嘔吐,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發生于腸道炎癥之后,沒有腹肌緊張者,應該考慮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
首先治療可以進行保守治療,予以休息,靜脈補液,糾正水電解質平衡,針對發熱,腹痛等癥狀給予對癥處理。對于細菌感染所致的腸系膜淋巴結炎,可以根據患兒具體情況,進行有效的抗生素治療。在非手術治療當中密切觀察患兒的體溫,腹部癥狀以及血象的變化,若經保守治療癥狀不見好轉者,或者與急性闌尾炎不易鑒別時,應手術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