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是指外周血液中單位容積內的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濃度或者是紅細胞比容,降低于正常范圍下限的一種臨床癥狀,而在胃病病人中,發生貧血的并不少見,紅細胞內含血紅蛋白。
正常情況下血紅蛋白是一種含二價的亞鐵離子的色素蛋白,食物中的鐵主要存在于有機物內,是三價鐵的高鐵化合物,人體收入后需要通過胃液的消化,把三價鐵的高鐵離子釋放出來,還原成二價的亞鐵離子,在胃酸提供的酸性條件下由十二指腸和空腸上段吸收入血。如果胃病病人缺乏胃酸,像萎縮性胃炎,胃癌,食物中的三價高價鐵不能被還原,影響吸收,有時即可引起缺鐵性貧血。
如果胃體或胃底黏膜廣泛受損,類因子分泌缺少缺乏,則維生素b12吸收不良,導致紅細胞發育障礙,而引起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此外胃病病人常因上腹部疼痛不適而減少進食,導致攝入不足,也會引起貧血,其它像慢性糜爛性胃炎的隱性失血,胃潰瘍胃癌等引起的出血,均可使血液丟失而引起失血性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