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是嬰幼兒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一般的發病率可以高達10%,在低出生體重兒及早產兒的發病率可能更高。
過去傳統上一直將血管瘤分為毛細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蔓狀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但是由于這種分類難以真正反映血管瘤的生物學特征和臨床特點。在1982年,有其他學者根據血管內皮細胞的生物學、病理組織學和臨床表現方面的不同特點,將傳統意義上的血管瘤分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兩大類,血管瘤的概念和定義發生了根本改變。
1996年國際脈管異常疾病研究協會,主要根據兩個學者的學說,提出了對血管瘤分類方法進行了一定的修訂,正式采納了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分類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