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病因不同,肝臟損害程度不同,肝源性低血糖癥起病有急有慢,病程長短不一,發作的共同特點為:
一,多見于空腹時。
二,饑餓,運動,應激或限制碳水化合物攝入可誘發該病。
三,神經精神癥狀較腎上腺素增多的癥狀明顯。
四,隨著肝臟疾病的進展本癥發作程度及頻率可增加。
五,肝病好轉,低血糖癥可減輕或消失。
六,有肝病的癥狀和體征。
根據上述特點,肝源性低血糖癥診斷并不困難,但有是低血糖與肝功能試驗結果及活檢組織學所見并不相關。該病需與功能性器質性胰島素分泌過多所致的低血糖癥作鑒別,肝源性低血糖癥與肝病經過相平行,肝病改善可伴隨低血糖的好轉,預后決定于肝病的性質。保肝治療十分重要,應給患者用高碳水化合物飲食,最好在睡前或半夜加餐,以免發生清晨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