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9個月寶寶發燒如何治療
病情描述:
9個月寶寶發燒如何治療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嬰兒反復高燒多是由于感染引起,常見感染為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等,由于嬰兒本身免疫球蛋白較成人低,身體抵抗能力比較弱,一旦遭受感染之后容易引起發燒,因此要及時就醫盡快查明原因,然后再對癥進行治療。如果寶寶腋下體溫超過38.5度以上,要給寶寶口服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退熱,多喝溫開水,注意保暖,手腳涼及時搓熱。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9個月寶寶反復發燒怎么辦9個月寶寶反復發燒首先需要針對發燒進行降溫等對癥處理,同時進一步明確引起反復發燒的原因。如果體溫在38.5℃以下,首選物理降溫進行干預,例如貼退熱貼、多喝水、洗溫水澡等方式,都有助于體溫的降低;如果嬰幼兒體溫38.5℃以上,則需要進行藥物治療;體溫39℃以上,則應及時送寶寶到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治療。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發燒,通常沒有特效藥;如果考慮是細菌感染引起的,必要時要使用抗生素進行抗細菌感染治療;如果是非感染性原因引起的反復發燒,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白血病等,要配合醫生進行相應的對因處理,合理治療。01:15
-
9個月寶寶反復發燒怎么回事9個月寶寶反復發燒可能是由于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首先考慮是病毒感染,最高體溫39度以上熱退出疹,如果抽血化驗符合淋巴細胞或者是單核細胞增高,都考慮病毒感染,可能是要出幼兒急疹。只要孩子的精神狀態可以,要多給孩子喝些溫開水,38度以上可以口服布洛芬滴劑或者對乙酰氨基酚滴劑來進行退熱。二,考慮是細菌感染,往往發熱以后只給孩子口服退熱藥物,并沒有采取抗生素治療后就會出現反復的發熱,要去專業的醫院進行充血的化驗,明確是否存在細菌的感染。要給孩子口服抗生素類的藥物,一般1-2天左右孩子體溫就會降至正常。要根據寶寶發燒的溫度進行及時處理,日常需要清淡的飲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曬太陽,適當的補充葡萄糖酸鋅、葡萄糖酸鈣。發熱嚴重的時候,可以服用些清熱解毒的藥物進行處理。01:49
-
9個月寶寶發燒如何治療九個月的寶寶如果出現發燒的癥狀,首先我們要給孩子先測量一下體溫,我們一般用體溫計來測量孩子腋窩的體溫,如果體溫超過了三十七度五以上就稱作發燒了。如果體溫不是過高,在三十七度五到三十八度五之間的話,我們可以先給孩子進行物理降溫的措施就可以,例如給孩子多喂水、額頭貼退燒貼、松散衣物、溫水擦拭身體,這些方法均是可以的。如果孩子的體溫超過了三十八度五以上的話我們可以給孩子服用一些退燒藥物來進行治療,九個月的孩子可以口服的藥物包括布洛芬混懸液或者是對乙酰氨基酚滴劑均是可以的,也要給孩子適當的多飲水,還要觀察一下孩子的一般狀況如何,如果孩子精神狀態欠佳,合并有咳嗽、氣喘、嘔吐、腹瀉等癥狀的話,還是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去醫院進行進一步的診治。語音時長 01:42”
-
9個月寶寶發燒38度對于九個月的寶寶,發燒在38度時,盡量采用溫熱毛巾來不斷地擦拭身體,達到降溫的目的,同時也可用醫用酒精和水的混合物配比在30%左右,不斷的擦拭身體進行降溫,比溫水擦拭的降溫速度更快,因為酒精的蒸發速度比較快,蒸發時可帶走體表的熱量達到更好降溫的目的。在額頭上敷一塊冷的毛巾,給額頭部位降溫也能達到降溫的目的。體溫持續在38度,建議口服小兒退熱藥,小兒美林、對乙酰氨基酚混懸液是兒童常用的較安全的退熱藥物,可選一種,不要兩種都服用,一天不能超過四次。語音時長 1:32”
-
九個月寶寶發燒如何治療病情分析:9個月寶寶發燒的處理方式,主要是根據寶寶體溫的高低而有所不同。意見建議:如果寶寶是高熱,需要積極的藥物退熱治療,可以給寶寶吃布洛芬或者對乙酰氨基酚進行退熱治療,如果寶寶是低熱,應該以物理降溫為主,可以給寶寶貼退熱貼,敷溫熱的濕毛巾,洗溫水澡等等進行物理降溫。如果條件允許,建議到醫院去查明發熱的原因,進行對因治療。
-
9個月寶寶發燒怎么處理病情分析:孩子發燒可以這樣處理,首先給孩子量個體溫,看看孩子有沒有精神萎靡等癥狀,給孩子用溫水敷一敷前額,多喝點水。如果體溫過高,用退燒藥給孩子降溫。如果出現其他不適,及時就醫。意見建議:孩子平時要注意避免吹風著涼,注意不要頻繁公共場合逗留。注意多讓孩子休息,注意孩子營養全面均衡搭配,增強孩子體質。
-
9個月寶寶發燒38度對于九個月的寶寶,發燒在38度時,盡量采用溫熱毛巾來不斷地擦拭身體,達到降溫的目的,同時也可用醫用酒精和水的混合物配比在30%左右,不斷的擦拭身體進行降溫,比溫水擦拭的降溫速度更快,因為酒精的蒸發速度比較快,蒸發時可帶走體表的熱量達到更好降溫的目的。在額頭上敷一塊冷的毛巾,給額頭部位降溫也能達到降溫
-
9個月寶寶發燒38度當9個月寶寶出現發熱38度的情況時,家長們不必過于驚慌。這種低熱狀態往往可以通過物理降溫、合理飲食以及必要時的藥物治療進行有效控制。寶寶發燒時,物理降溫是首選方法。家長可以用濕毛巾輕輕擦拭寶寶的額頭、頸部和腋窩,幫助散熱。同時,保持室內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