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發燒39.6怎么辦
病情描述:
發燒39.6怎么辦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發燒39.6攝氏度屬于高燒,首先需要應用退燒的藥物進行治療,可以口服布洛芬退燒。也可以用酒精溫水擦浴,或者用冰袋冷敷進行物理降溫。另外還需要進一步檢查一下,以明確發燒的原因,并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如果明確伴隨有細菌感染的情況下,需要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寶寶發燒怎么辦首先要判斷一下寶寶發燒什么原因。如果是生活當中常見的感冒、受涼引起的,那我們就要觀察一下寶寶發燒伴隨的癥狀。第一個看他的精神狀態,有一些寶寶發燒,他的精神狀態還可以,和以前照樣玩。第二個看他的飲食,看他和以前吃飯的區別。第三個要觀察觀察他的手腳、口腔、口周圍有沒有一些皮疹。因為現在手足口病對于寶寶來說也是不少見的一種發燒的原因,一定要觀察有沒有手足口病。至于寶寶用不用退燒藥,主要是根據他的癥狀,而不是絕對根據他的體溫。體溫即便到了39度、38.5度,如果他的一般癥狀比較好,我們也未必就要用退燒藥。還要觀察寶寶有沒有抽搐的可能存在,有抽搐必須馬上到醫院。或者高燒39.5度甚至40度,那我們就要到醫院去進一步檢查了。如果是體溫39度以上,持續了3天,特別是3天以上,我們要到醫院去看一看。或者是持續高燒,即便用退燒藥也退不下來,也要到醫院進一步的觀察。總之寶寶發燒,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我們處理的時候,除了考慮用不用退燒藥以外,我們可以用一些中藥,清熱退火的,給寶寶要注意多喝水,多讓寶寶休息為主。如果出現一些持續高燒,高燒時間比較長,甚至一些伴隨精神、飲食、皮疹等等一系列的,其他的一些癥狀,還是要及時到醫院就診的。02:42
-
孩子發燒怎么辦孩子發燒首先要明確孩子發燒的體溫以及原因,如果是感冒引起的發燒,并且體溫沒有超過38.5℃,可以給孩子服用一些中藥感冒退燒藥,如小兒柴桂退熱顆粒。中藥退燒,安全性比較高,周歲以內亦有明確用法用量。同時配合貼退熱貼、熱水擦拭身體等物理方法進行降溫。如果孩子體溫超過38.5℃,并且有炎癥存在,可以遵醫囑給孩子服用解熱和消炎的藥物,如小葵花小兒柴桂退熱顆粒,成分中的柴胡、桂枝、蟬蛻等中藥,可以起到解熱、抗菌、抗病毒作用。用藥3天后,如果癥狀沒有得到有效改善,或體溫超過39℃,建議到醫院檢查下血常規、C反應蛋白,明確引起發燒的病因,好進一步治療。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藥知識,可以咨詢醫師或者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01:14
-
發燒39.6怎么辦?像這種情況得需要針對發燒進行治療和處理,比如可以給一些解熱鎮痛的藥物,比如可以同時給物理降溫,在這種藥物降溫和物理降溫的同時,需要大量的喝水補液,而且還需要針對發燒的病因進行治療。如果是細菌感染所導致的發燒,挑選合適敏感的抗生素進行治療,這是至關重要的,比如明確了一些細菌感染,根據細菌的一些抗生素的治療譜來選擇合適的抗生素進行治療。總之針對病因進行對因和對癥進行處理,都能取得不錯的治療效果。語音時長 1:12”
-
寶寶發燒39.6怎么辦寶寶發燒,體溫達到39.6攝氏度的時候,一般可以選擇一些對癥和病因治療的方式緩解。首先,可以給寶寶選擇一些退熱劑,比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并且給寶寶喝一點溫開水,溫熱的果汁等,促進排汗排尿,能夠帶走體內的熱量,降低體溫。還可以用毛巾蘸溫熱水擦拭腋窩,股溝等處的大血管通過的皮膚表面,也能達到一定的降溫的作用。并且檢查血常規等,明確病因,如果是細菌感染,可以選擇抗生素來治療,比如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或者大環內酯類等藥物。以上方案僅供參考,具體藥品使用請結合自身情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藥。語音時長 01:25”
-
寶寶發燒39.6會燒壞腦子嗎寶寶發燒39.6℃,屬于高燒的表現。對于這種情況,由于體溫過高,對身體、中樞大腦以及身體的各個臟器都會產生一定的損傷。所以對于寶寶的高燒是需要進行積極治療和控制的。建議帶寶寶盡快到醫院進行血常規等相關檢查,以明確引起寶寶出現高燒的原因
-
發燒怎么辦發燒的時候是針對發燒的病因進行治療的,如果是細菌感染,就可以挑選合適敏感的抗生素進行治療,如果是病毒感染的話,通常來說對癥處理就可以的,明確具體的病因,針對性的治療和處理,就能取得不錯的治療效果。
-
發燒39.6怎么辦?像這種情況得需要針對發燒進行治療和處理,比如可以給一些解熱鎮痛的藥物,比如可以同時給物理降溫,在這種藥物降溫和物理降溫的同時,需要大量的喝水補液,而且還需要針對發燒的病因進行治療。如果是細菌感染所導致的發燒,挑選合適敏感的抗生素進行治療,這是至關重要的,比如明確了一些細菌感染,根據細菌的一些抗生素
-
小孩發燒39.6怎么退燒最快發燒39.6一般指的是發熱39.6℃。并不存在小孩發熱39.6℃怎么退熱最快這種說法。小孩發熱39.6℃考慮是細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白血病等原因所致,可以通過物理降溫、對癥用藥等方法退熱。當小孩出現不適癥狀后,家長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