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發熱和發燒有區別嗎
病情描述:
發熱和發燒有區別嗎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發熱和發燒沒有區別。發熱是醫學用語,發燒是俗稱。人體的正常溫度是36~37攝氏度。當人體的腋下溫度大于等于37.3攝氏度時,我們稱為發熱或發燒。
意見建議:
當發熱或發燒時,需多喝水,勤排尿,多休息,清淡飲食,避免勞累熬夜。若持續發熱或發燒,要引起重視,到醫院完善血常規,尿常規,糞便常規,全胸片或胸部CT等相關檢查,明確病因,對癥治療。
為你推薦
-
肝膽濕熱和脾胃濕熱的區別是什么肝膽濕熱和脾胃濕熱,總的特點都是伴有濕熱的特點。濕熱的特點,一個是怕熱,另一個是濕性重的特點,比如患者不愿意吃飯,大便黏稠。如果是偏于肝膽濕熱的,就帶有一些患者脾氣有關的情況,像患者容易脾氣特別暴躁,伴有口苦,另外他的兩脅肋經常伴有疼痛。對男性來說呢,肝膽濕熱的患者,陰囊周圍會出現潮濕的感覺。對于女性患者來說,會出現白帶增多的情況,但是女性患者肝膽濕熱的白帶,一般是偏黃的。脾胃濕熱的患者,一般和消化有關,最常見的癥狀就是患者不想吃飯,食欲不振,同時伴有口黏,伴有大便溏瀉,這就是兩者的區別。01:23
-
手心發熱正常嗎手心發熱不正常,最多的原因是由于陰虛造成的。如果出現陰虛,就會伴有一些手心發熱的情況,同時會伴有五心煩熱、頭暈等,比較常見的癥狀就是腎陰不足或者是肝腎陰虛,多數伴有腰膝酸軟、手腳心熱、咽干口燥,患者的舌頭是特別紅的,而且舌苔特別少。另外是由于食積造成的,多見于兒童,多是由于脾胃虛弱、飲食不節制導致的脾胃功能失調,出現了消化功能障礙,會導致小孩食積。患者表現為食欲不振、兩顴潮紅、手足心熱等癥狀,要用一些健脾消食的藥物來治療。另外還有些特定的疾病,像肺結核,肺結核也容易引起手心、腳心發熱。01:23
-
發熱和發燒有區別嗎發熱和發燒是沒有區別的,發熱屬于醫學術語,發燒比較常用于日常的生活,并沒有本質的區別,指的都是體溫的升高,超過了正常的體溫范圍。比如在腋窩測量體溫的時候,正常的體溫是36度到37度之間,超過了37度,就認為存在發燒的表現了。一般情況下,體溫在37.1度到38度之間,已經是低熱的表現了;體溫在38.1度到39度之間,屬于中度發熱;體溫在39.1度到41度之間,已經屬于高熱的現象了。一旦出現了高熱的現象,建議使用一些退燒藥來進行退燒,以免發生高熱驚厥的現象,尤其是一些年齡比較小的孩子,更容易出現高熱驚厥。以上的方法僅供參考,具體的檢查和治療措施應該去醫院咨詢專業的醫生。語音時長 01:08”
-
發熱和發燒有什么區別首先發熱和發燒,只是說法有一些區別,本質上是沒有任何區別的,發熱是臨床上比較常用的醫學術語,發燒是人們常用的普通說法。發熱和發燒指的都是體溫超過了正常的體溫范圍,比如在腋窩給患者測量體溫,正常的溫度是在36度到37度之間,只有體溫超過了37度,才認為存在發燒的表現。如果在口腔測量體溫,超過了37.2度,就認為存在發熱的表現。如果是在肛門測量的體溫,也就是直腸的溫度,最接近于人體內部的溫度,只有體溫超過37.7度,才認為有發熱的現象。出現了發熱和發燒,最根本的治療措施是尋找病因進行治療。以上的方法僅供參考,具體的檢查和治療措施應該去醫院咨詢專業的醫生。語音時長 01:09”
-
發熱和發燒有什么區別病情分析:發熱和發燒本質上沒有區別,發熱是醫學用語,發燒是常用語,人體的體溫一般在36攝氏度到37攝氏度之間。當體溫大于37.2攝氏度,我們稱為發熱或者發燒。意見建議:發熱或發燒時,我們建議多喝水,勤排尿,注意休息,避免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進食冰涼食物,避免勞累,情緒激動。可以給予物理方式降溫,若體溫大于等于38.5攝氏度,可以給予藥物退熱。
-
寶寶發熱和發燒有什么區別病情分析:發燒和發熱是沒有區別的,發燒是比較通俗的講法,而發熱就是相對正式一點,都是指體溫升高的情況。一般腋窩體溫,超過37度就屬于發燒,也稱之為發熱。意見建議:寶寶出現發燒或發熱的情況,應該給寶寶多飲溫水,并及時到醫院明確發熱的原因。如果是上呼吸道感染導致的發熱,可以服用一些清熱解毒的藥物治療。如果考慮有細菌感染可以服用抗生素治療。
-
發熱和發燒有區別嗎發熱和發燒是沒有區別的,發熱屬于醫學術語,發燒比較常用于日常的生活,并沒有本質的區別,指的都是體溫的升高,超過了正常的體溫范圍。比如在腋窩測量體溫的時候,正常的體溫是36度到37度之間,超過了37度,就認為存在發燒的表現了。一般情況下,體溫在37.1度到38度之間,已經是低熱的表現了;體溫在38.1
-
發熱和發燒有區別嗎發熱和發燒并無實質性區別,兩者均指體溫升高,超過正常范圍,是身體對疾病、感染或其他刺激的一種反應。導致發熱的原因有很多,以下列舉五種常見情況:1、感染性發熱。由細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是最常見的發熱原因。如感冒引起的病毒性發熱或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