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胎心監測一般在多大進行
病情描述:
胎心監測一般在多大進行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胎心監護一般在孕晚期檢查。如果不是高風險孕婦在懷孕的36~37周之間檢查就可以。如果是高風險孕婦可以適當提前檢查時間。
意見建議:
做胎心監護時全身心放松配合檢查就可以,有的時候胎心監護偶然不合格是因為孩子可能正在睡覺,準媽媽不要過分的擔心,可以輕輕搖晃或者撫摸肚子試圖把寶寶喚醒然后再繼續檢查。胎心監護時一定要選擇舒適的姿勢,每次監測的時間至少要20分鐘才可以。
為你推薦
-
肺部結節一般多大結節這個概念本身就是指肺內小于3公分的類圓形的腫物,所以一般來說是不超過3公分的。一般超過3公分的,我們可能叫腫塊,或者叫腫物,更合適一點。所以這個結節小于3公分,一般來說結節越小良性概率越大;結節越大,惡性概率就越大。結節如果是一個非常圓的邊緣非常光滑的,可能就是良性概率比較大。但如果結節有一些毛刺征,有一些胸膜腔或者分葉征,或者是內部密度不太均勻,有一些磨玻璃樣的表現,那考慮惡性可能性大。所以總體來說,發現結節之后不管多大,盡量先讓外科大夫看一下,找外科大夫看一下大致判斷一下良惡性,然后再進行下一步的處理。01:14
-
小兒癲癇一般在幾歲小兒癲癇一般在幾歲,這個任何年齡段都有可能,兒童癲癇是個發病的高峰期,應該說尤其是小孩出生的時候,幾歲、兩三歲、一兩歲這都有可能,沒有一個絕對年齡的高峰期,青少年之前和癲癇兩個高峰期,一個是青少年之前,一個是老年人之后,老年人60歲以后的,因為那時候繼發性改變,有腦出血、腦梗塞,可能引起癲癇,小孩一般都是腦發育不成熟,先天性疾病,腦積水、感染、腦炎等等,十幾歲之前都是高峰年齡段,各個年齡都有可能,都是高峰期,相對來說可能一兩歲、兩三歲,甚至幾個月都,四五歲都差不多,發病都很高。01:13
-
胎心監測一般在多大進行胎心監測,監測胎兒宮內反應情況一般在34周進行,高危孕婦32周就可以開始進行。胎心監測至少要20分鐘,這20分鐘觀察胎兒胎動情況以及基線變異增速。正常情況下,胎心率是在110~160次/分,20分鐘以內會有兩次及以上的增速,增速每次持續15秒,大約15次/分,屬于正常。如果胎心監測不滿意,需進行B超檢查,完善B超的生物物理評分。如果B超提示生物物理評分小6分,且胎心監護不正常,考慮有胎兒宮內缺氧。以上方案僅供參考,具體藥品使用請結合自身情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藥。語音時長 01:17”
-
肺心病一般在多大年齡肺心病本身叫做肺源性的心臟病,就是因為肺組織或者肺動脈血管的病變所導致的肺動脈高壓引起的心臟病,一般可以通過心血管內科或者是呼吸科來進行治療,常見的人群在40歲以上,更多的在60歲以上,出現的人群是比較多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病會逐漸的增高。一些肺部或者是心臟的疾病多數都是在中老年人群發病率比較高,長期就會表現的咳嗽,咳痰和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活動之后癥狀加重,也可能會伴隨著酸堿失衡,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這些癥狀。語音時長 01:17”
-
胎心監測要做多久病情分析:胎心監護是指在孕晚期,通過持續記錄胎心率以及宮縮的情況,對胎兒在宮內的情況進行判斷,以排除是否存在胎兒宮內缺氧。正常情況下,普通孕婦每次胎心監護大概在20分鐘左右,通過胎心基線,胎心的變異趨勢,以及與宮縮之間的關系,來判斷胎兒在宮腔里面的情況。意見建議:建議平時孕婦在家要注意觀察胎動的情況,如果出現異常情況,需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測。從懷孕36周開始,孕婦每個星期最好做一次胎心監護,判斷孩子在肚子里有沒有出現缺氧的情況。
-
胎心監測要做多久病情分析:正常情況下一次胎心監測要做20分鐘,如果胎心監測異常,則需要在孕婦給氧后或者進行治療后,再次進行20分鐘的胎心監測。意見建議:胎心監測是胎心胎動宮縮圖的簡稱,是應用胎心率電子監護儀將胎心率曲線和宮縮壓力波形記下來供臨床分析的圖形,一般是從懷孕32周開始做胎心監測。孕期一定要到正規醫院進行產檢,如果發現異常,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進行治療。
-
胎心監測一般在多大進行胎心監測,監測胎兒宮內反應情況一般在34周進行,高危孕婦32周就可以開始進行。胎心監測至少要20分鐘,這20分鐘觀察胎兒胎動情況以及基線變異增速。正常情況下,胎心率是在110~160次/分,20分鐘以內會有兩次及以上的增速,增速每次持續15秒,大約15次/分,屬于正常。如果胎心監測不滿意,需進行B超
-
孕18周胎心一般在什么位置孕18周胎心一般在肚臍下正中線附近。孕18周屬于孕早期,此時胎兒比較小,子宮底部位于肚臍和會陰之間,胎兒仍然處于較低的位置,此時,胎兒的胎心位于臍下中線兩側,即肚臍下正中線附近,而且此時可以感覺到胎動,孕婦此時可以自測胎動,隨著胎兒的長大,胎心的位置也會上移。此時可以用胎心儀或聽診器等,經孕婦腹壁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