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川崎病的表現有哪些
病情描述:
川崎病的表現有哪些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川崎病的臨床表現為高熱,體溫多在39度以上,一般會1到2周,退熱藥僅短暫稍降,口唇黏膜皸裂,舌乳頭凸起,充血,呈現草莓舌,口腔的黏膜彌漫性的充血。手足可能會出現硬腫,甚至會出現膜狀脫皮,在病程的第一個周可能出現多形性的紅斑和猩紅熱樣的皮疹。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川崎病是什么病川崎病又稱為小兒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是以全身性血管炎為主要病理改變的急性發熱性出疹性疾病,常見于嬰幼兒,易見于學齡兒童。主要臨床的癥狀有發熱、四肢末端的改變、硬腫、皮膚出疹、球結膜充血、黏膜改變等。臨床上可通過靜脈輸入丙種球蛋白來治療病情,同時口服阿司匹林,具體的劑量應該在專業的醫生指導下進行服用。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川崎病治愈后也要定期進行復查,看是否有冠狀動脈瘤和關節痛等后遺癥。建議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多補充水分,注意休息。如果抵抗力下降,需要多補充營養,不要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不熬夜。飲食上以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保持良好的心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等都有利于病情的恢復。01:31
-
川崎病是怎么引起的目前由于醫療水平的限制尚未明確川崎病的發病原因。典型的癥狀有發熱、皮疹、雙眼球結膜充血、頸淋巴結腫大等,推測與感染有關,可能是由多種病原體引起的,由于病毒或細菌的病原體進入身體后所產生的一種變態反應,造成了人體組織的自身損傷。也可能是因為嗜淋巴組織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免疫系統異常而導致的。也有人考慮是由于環境污染或化學物品過敏,可能是治病的原因之一。由于引起川崎病的病因并不明確,所以目前還沒有預防其發病的相應措施,可以做的是盡量避免感染,同時增強體質,降低患病的概率。01:15
-
川崎病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川崎病的主要臨床表現是持續的發熱,一般為稽留熱和馳張熱,體溫可高達39-40℃以上,持續七到十四天或者更長可以到一個月,抗生素治療無效,雙眼結膜充血,無膿性分泌物,口腔充血,口唇呈櫻桃紅色,常伴有皸裂和出血口腔黏膜彌漫充血和草莓舌,手掌和腳掌硬腫,以指端為主。恢復期指端出現膜狀脫皮,一般局限于第一指節,肛周,皮膚發紅以及脫皮,可以出現彌漫性的紅斑性皮疹,肩部淋巴結一過性腫大,常常為單側腫大,皮溫不高。其他的臨床表現有易激惹,煩躁不安,少數用無菌性的腦膜炎,其他也可以出現腹痛,惡心,嘔吐,腹瀉,肝大,黃疸,咳嗽等情況,冠狀動脈并發癥是影響預后最為關鍵的因素。語音時長 1:37”
-
川崎病的表現川崎病主要癥狀常見持續性發熱,五到十一天,或者更久,有可能兩周至一個月,體溫常達39度以上,抗生素治療無效,雙側結膜充血,口唇潮紅,有皸裂和出血,見楊梅樣舌,手中成硬結性水腫,手掌和足底早期出現潮紅,十天后出現特征性指端大片壯脫皮,出現與甲床皮膚交界處。急性非化膿性一過性的淋巴結腫脹,以前頸部最為顯著,直徑約1.5厘米以上,大多在單側出現,有壓痛,于發熱后三天內發生,數日后自愈,發熱不久約一到四日即出現斑丘疹或多形紅斑樣皮疹,偶見水疹樣皮疹,多見于軀干部,但無皰疹及結痂,約一周左右消退,其它癥狀往往出現心臟損害,發生心肌炎,心包炎和心內膜炎癥狀,患者脈搏加速,聽診時可聞心動過速,奔馬律,心音低鈍,收縮期雜音也是常有。語音時長 1:45”
-
川崎病的超聲表現有哪些冠狀動脈有無擴張及微小病變,急性期有無累及心包積液、左室內徑增大,二尖瓣、三尖瓣反流,左室射血分數、二尖瓣口舒張期血流速度可否正常,做多普勒二尖瓣環收縮期速度和位移及舒張期速度是否低于正常兒童,以及CDFI顯示冠狀動脈內血流信號緩慢,呈現渦流。
-
川崎病的血常規表現有哪些川崎病查血常規及CRP異常的數值有:白細胞20.3x109/L,中性粒80.7%,淋巴14%,血小板299x109/L,CRP73mg/L。進行血常規檢查的時候白細胞計數可能會出現升高,血小板的數值會出現明顯的升高,c反應蛋白的數值升高,血沉增快。
-
川崎病的表現癥狀川崎病通常指的是小兒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小兒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的表現癥狀一般有發熱、皮疹、四肢變化、雙眼球結膜充血、頸部淋巴結腫大等,患病后需要及時就醫。1、發熱:小兒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急性自限性血管炎,可能是感染、遺傳等原因引起的,會導致機體發生炎癥,炎癥反應可能會造成體溫調
-
川崎病的臨床表現包括哪些川崎病主要臨床表現是持續高燒超過五天,在手腳出現紅腫,可能在手腳掌或指尖有脫皮現象,多形性紅斑,兩側性結膜炎,口腔黏膜變化,如草莓舌,急性非化膿性頸部淋巴結腫大,川崎病可以損害冠狀動脈,是發生冠心病的潛在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