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為什么血壓低
病情描述:
為什么血壓低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導致血壓低的原因是比較多的,包括貧血,營養不良等,也有可能是由于惡性腫瘤或者是代謝性疾病所引起的。當患者出現癥狀以后,就要及時的到醫院進行相應的檢查。
意見建議:
低血壓的患者一定要注意飲食的調理,可以吃一些有營養的食物,包括瘦肉,動物內臟等,也可以吃一些補氣補血的食物,如桂圓,大棗等食物。要避免吃過多的碳水化合物。
為你推薦
-
血壓低怎么辦?血壓低患者輕者如無任何癥狀,則無需藥物治療,主要治療為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改善體質,增強營養,多喝水,多吃湯,每日食鹽略多于正常人。重者伴有明顯癥狀,必須給與積極治療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防止嚴重危害的發生。近年來推出的α受體激動劑,具有血管張力調節的功能,可增加外周動靜脈阻力,防止下肢大量血液淤滯,并能收縮動脈血管,達到提高血壓的作用。還可以飲用生脈飲,等中成藥物提升血壓。01:21
-
血壓低的人吃什么好一般只是血壓低,沒有出現其他癥狀的情況,是不需要擔心的。如果需要補,可以多喝點雞湯,放點人參等,另外還可以吃1、核桃仁40克,黨參30克,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次。2.蓮子20克,大棗6枚,生姜6片,水煎服,每日2次。3、人參、蓮子各10克,冰糖30克,隔水燉熟,吃蓮子喝湯。中成藥調理方面,可以服用補中益氣丸或者天王補心丸都可以。治療低血壓病,尚無特效的藥物。體育療法和飲食療法“雙管齊下”,才是治愈本病的有力措施,可逐漸提高病者的身體素質,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動脈管壁緊張度,從而逐步使血壓上升并穩定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壓帶來的種種不適癥狀。01:48
-
為什么血壓低血壓低是臨床中常見的一種疾病,多是由于長期的飲食生活因素而引起的貧血,進而容易造成低血壓的發生。對于勞累后出現低血壓的患者,建議不要工作太辛苦,尤其是不能減少睡眠時間。血壓低的患者要注意,第一個是要做到吃飽飯,第二個是要做到睡足覺,第三個是不要有精神緊張的這些癥狀,這樣血壓波動就會減少。建議低血壓患者首先要吃飽飯,不要長期的空腹,睡足覺,不要過度的勞累。還有要保持心情的愉快,可以多鍛煉身體。平時要注意低鹽低脂飲食,要保持樂觀的心理狀態,這對疾病的恢復也是很有幫助的。語音時長 01:31”
-
為什么血壓低血壓低的原因也是比較多的,所以一旦有血壓低首先應該檢查清楚導致血壓低的原因,再進行相應的治療和調理。比如在生活中水分攝入不足時,血容量下降就會出現血壓低的情況。還有就是長期不進食或者是營養達不到,也有可能會導致血壓的降低。再有一些就是由于長期的精神緊張,勞累,熬夜也可能導致出現低血壓。所以,針對不同的原因導致的低血壓要采取相應的不同的治療和調理方法。所以我們在平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按時吃飯,注意作息規律。語音時長 01:10”
-
心衰為什么血壓低病情分析:心力衰竭會出現血壓低,主要是由于心臟的收縮功能差,導致心輸出量減少,外周血液淤滯,有效的循環血量減少,出現血壓下降,這種情況很容易出現心源性休克。意見建議:心衰病人如果出現血壓低,要及早的去心內科就診,應用藥物糾正血液動力學不穩定。在院外要按照醫生的要求堅持服用藥物,預防引起心衰加重的危險因素。
-
為什么低血壓低病情分析:低血壓低常見的原因有:體位性低血壓、體質性低血壓、繼發性低血壓。前兩種一般不對人體產生危害。繼發性低血壓多有某些疾病或藥物引起,如:心血管系統疾病(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等)、內分泌疾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神經系統疾病(腦缺血、脊髓空洞)、慢性營養不良、服用降壓藥物等。意見建議:建議低血壓患者需要及時治療引起血壓低原發病,治療之后血壓會有改善。平時飲食上可以適當的吃一些含鹽量稍高的食物有助于升壓。
-
為什么血壓低血壓偏低是體循環血壓降低引起,血壓低于90/60mmhg,分為生理性低血壓和病理性低血壓,生理性低血壓主要可能是一些體位的改變導致或者是情緒激動缺水引起的,對身體的影響較小。病理性低血壓包括心血管疾病,比如主動脈瓣或者二尖瓣嚴重狹窄,甲狀腺
-
為什么突然血壓低突然血壓低考慮與體位改變、營養不良、大量脫水或失血、服用過量降壓藥、急性心肌梗死等原因有關,建議及時就醫。1、體位改變:如果從臥位或坐位迅速站起時,血液會暫時性地流向下肢,導致上半身血液供應減少,從而引發血壓突然下降的癥狀。此時通常無需特殊治療,建議在生活中盡量緩慢的改變體位,避免突然站起或坐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