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手足口病是怎么得的
病情描述:
手足口病是怎么得的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感染,病毒通過消化道或呼吸道侵入機體引起疾病的發生。
意見建議:
在兒童集體生活環境中,嬰幼兒免疫力低下,容易接觸到病毒感染的手,生活物品,食物,以及玩具,接觸隱形發病的患者等,導致病毒侵入機體,引起疾病發作。家長少帶孩子去人多熱鬧的公共場合,用餐前要洗手,注意衛生。
為你推薦
-
手足口病是怎么引起的手足口病是由于腸道病毒感染,導致出現的發熱、皮疹,當然皮疹是口腔、臀部、手心和足心為特點的,一個皰疹樣皮疹的,這樣一組綜合征,叫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于腸道病毒感染,導致出現發熱、皮疹、皮疹是以咽部、臀部、手心足心、皰疹樣紅點為表現的這樣一種病,它的病因主要就是病毒,病毒最常見的是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EV71病毒,這是最常見的,其中以EV71病毒導致的重癥病例,是最常見的。01:04
-
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于腸道病毒感染,導致出現的發熱、皮疹,當然皮疹是口腔、臀部、手心和足心為特點的皰疹樣皮疹的一組綜合征,叫手足口病。這類的疾病,最常見于感染孩子,成人有感染的但比較少見。近幾年的手足口病,像常見的病毒有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EV71病毒。其中的以EV71病毒造成的,孩子的手足口病,出現重癥化病例的表現,即是最多見的。所以如果出現了EV71病毒感染,孩子如果出現下面這些表現,像高熱、有驚厥、有肢體抽動,會有心肌酶的升高,我們一定要小心手足口病的重癥病例。01:20
-
手足口病怎么得的常見的腸道病毒中,柯薩奇病毒是手足口病的元兇,此外柯薩奇疾病a型的其他株或腸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薩奇病毒是腸道病毒的一種,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咽部在內的整個消化道,而不是呼吸道,其傳播途徑是糞至口,極少數呼吸道,手足口病是由于食用和飲用被污染的飲料,水果,食物等造成的,而不是在擁擠的人群中通過呼吸傳播的。其感染的部位是腸道,該病毒在室溫下可存活數日,五十度可以迅速滅活,燒開的水中無存活病毒,因此手足口病預防,主要在疾病流行期注意食用和飲用新鮮熟食。腸道病毒是人類最常見最重要的病毒,其感染部位是消化道,而不是呼吸道,由于沒有腹瀉,臨床醫生往往將腸道病毒感染誤診為胃腸型感冒,不明發原因發熱,流行性胸痛,病毒性腦炎,病毒性心肌炎等等。語音時長 1:34”
-
手足口病怎么得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發熱性出疹性的疾病,多見于5歲以下的兒童。手足口病的傳染性還是很強的,常常會造成流行,它的病原體主要是腸道病毒ev71或者是柯薩奇病毒a16型,其中患者和隱性的感染者是主要的傳染源,可以通過接觸患者的唾液或者是呼吸道的分泌物、皰疹液以及污染的物品而相互感染。另外,在流行季節,如果常常到醫院去也有可能感染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由于大部分還是屬于輕癥的,一般一個星期左右是可以自愈的,如果合并有其他系統的癥狀則要考慮重癥病例,要進一步住院治療。語音時長 01:17”
-
手足口病怎么得的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受腸道病毒感染而導致的疾病。本病的預防很重要,在流行季節要少帶寶寶到公共場所游戲,教育寶寶養成講衛生的良好習慣,做到飯前、便后洗手,對餐具、生活用品、玩具等應定期消毒。本病無免疫性,患過本病后如不注意預防,還會再患。
-
手足口病怎么得的常見的腸道病毒中柯薩奇病毒是手足口病的元兇,通過接觸傳染,嬰幼兒喜歡把手或是玩具等放到嘴里撕咬,病毒通過消化道傳播,所以3歲以上的發病率較高。常見托兒所或是公共場所人群密切接觸傳播。通過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玩具等物品。喉嚨分泌物(飛沫)傳播。
-
手足口病是怎么引起的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患病后為了避免病情進展,建議立刻就醫。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傳染性疾病,患病后隨著腸道病毒數量的不斷增多,會使手、足、口等部位出現散發性皮疹,也會使體內的產熱大于散熱,引起發熱,該病具有較高的傳染性,一般可以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觸等途徑進行傳播
-
手足口病是怎么引發的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多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表現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可以通過消化道以及密切接觸相互傳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