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接診了一位45歲的女性患者,據患者自述,近期時常感到身體乏力、胃痛,偶爾還伴有輕微的腹瀉、惡心等癥狀。經過詳細的詢問和體格檢查、血液生化檢查等一系列檢查后,我發現患者的抗壞血酸水平明顯高于正常范圍。面對這個結果,患者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她迫切地向我詢問,抗壞血酸高是怎么回事?相信很多朋友也不了解,接下來,我將結合這名患者的就診經歷為大家具體解答。
抗壞血酸,即我們常說的維生素C,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對人體具有多種重要功能,如參與膠原蛋白的合成、促進鐵的吸收、增強免疫力等。然而,當抗壞血酸水平過高時,也可能引發一系列問題,如反酸、惡心、腹瀉等。經過進一步詢問,我發現患者近期服用了維生素C補充劑,這是導致她抗壞血酸水平升高的原因。針對她的情況,我建議她立即停止服用維生素C補充劑,并適當減少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攝入。
除此之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定期監測:患者應根據醫生的建議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以便監測抗壞血酸水平的變化,一般來說,建議每1~2周進行一次血液生化檢查。
2、水分攝入:保持充足的飲水量,有助于增加尿液,從而促進抗壞血酸的排泄,幫助降低體內抗壞血酸的水平。建議少量多次飲水,每天至少8杯水,總飲水量達到2000毫升以上。
希望通過我的分享,能帶給大家一些幫助和啟示,也希望所有患者能夠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與醫生共同努力,戰勝疾病,重獲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