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接診了一位45歲的男性患者,這位患者自述出現了咳嗽、發熱以及胸痛的癥狀,并表示這些癥狀已經持續了一周,期間自行服用了一些感冒藥,但是癥狀沒有得到緩解,擔心自己身體健康出現問題,所以前來醫院就診。
經過體格檢查以及血液檢查,我發現這位患者的白細胞計數有些升高,并建議他進行胸片檢查,檢查結果顯示肺部有炎癥。針對這位患者的病情,我為他制定了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并且在治療前還向他介紹了螺旋霉素和乙酰螺旋霉素這兩種藥物的具體作用,但是這位患者在了解藥物時產生了疑問,詢問我這兩種藥物有什么區別?針對這一患者提出的問題,接下來,我將為大家詳細講解。
我告訴這位患者,這兩種藥物的區別通常有作用機制不同、適用范圍不同、禁用范圍不同等區別。
1、作用機制不同:螺旋霉素是通過抑制微生物的蛋白質合成,從而達到抑菌的作用,而螺旋霉素是通過與敏感微生物的核糖體結合,進而發揮抑菌作用。
2、適用范圍不同:螺旋霉素對于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有較好的抗菌作用,適用于咽炎、肺炎、鼻炎等疾病。螺旋霉素除了對以上病菌有效外,還對淋病奈瑟菌、流感嗜血桿菌等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嘗試用于治療牙周炎、非淋菌性尿道炎、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
3、禁用范圍不同:若對螺旋霉素中的成分過敏者應禁用,而螺旋霉素在用藥時不僅對其中成分過敏者禁用,對于紅霉素以及其他大環內酯類藥物過敏者也應禁用。
了解完其藥物區別后,治療期間我還叮囑這位患者注意以下幾點:
1、保證室內空氣清新:所處室內每天應開窗通風30分鐘,若需處于工廠、車流量大的街道內,需要佩戴好防護口罩,以減少感染。
2、健康飲食:建議每天增加200克富含維生素以及蛋白質的食物,比如雞蛋、蘋果、菠菜等,有助于保持營養均衡,增強身體免疫力,但需注意每周攝入辣椒、芥末、肥肉等辛辣、油膩性食物不可超過300克。
通過這位患者的就診經歷,我們可以看到乙酰螺旋霉素在治療細菌性肺炎方面的良好效果。當然,每個患者的病情都是獨特的,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還需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個體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