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檢查在癌癥診斷和監測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主要通過檢測腫瘤標志物、血常規及生化指標等來評估患者的癌癥風險和治療效果。
1、腫瘤標志物是血液檢查中的關鍵指標,它們可以是癌細胞分泌或脫落到體液中的物質,或是宿主對腫瘤反應產生的物質。如癌胚抗原(CEA)升高常見于結腸癌、胃癌等;甲胎蛋白(AFP)則多用于原發性肝癌的診斷和療效監測。
2、血常規檢查雖不直接指向癌癥,但某些指標如白細胞計數、血小板計數等的異常,可能間接提示癌癥的存在或進展。
3、生化指標如肝功能、腎功能等,也可反映癌癥對機體的影響,特別是在化療過程中監測藥物對肝腎功能的損害。
4、在癌癥治療中,藥物的選擇和監測也是血液檢查的重要環節。例如,使用紫杉醇、順鉑、阿霉素等化療藥物時,需通過血液檢查監測藥物濃度和不良反應,以確保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綜上所述,血液檢查在癌癥的篩查、診斷和治療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通過多種指標的聯合檢測,醫生能夠更準確地評估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從而提高癌癥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