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上有白色漂浮物一般指尿液中有白色漂浮物,一般考慮是由于泌尿道感染、腎小球腎炎、泌尿道腫瘤等導致的。
1、泌尿道感染:
可能會存在脫落的上皮,混雜有白細胞、膿細胞,表現為排尿混濁,伴有白色絮狀或者羽毛狀漂浮物,同時可能會伴有尿急、尿頻、排尿疼痛等癥狀。一般可在醫師指導下口服左氧氟沙星或頭孢呋辛,尿路感染反復發作者應積極尋找病因,及時去除誘發因素。
2、腎小球腎炎:
是臨床上常見的腎小球疾病,包括各種原因導致的腎小球的局部炎癥反應。主要特點是腎小球的炎癥,主要表現在細膜細胞或內皮、上皮等出現了增生、硬化、免疫復合的沉積,會導致患者有尿蛋白、血尿、管型尿等情況,此時就會導致尿液中有白色漂浮物,可以遵醫囑應用藥物治療,如甲潑尼龍、醋酸潑尼松、環磷酰胺等。
3、泌尿道腫瘤:
腫瘤表面發生壞死造成表皮脫落或者造成細胞脫落,都可以出現白色的漂浮物,可能會伴有肉眼血尿。一般情況下如果沒有遠處或多發轉移,建議首先進行手術切除腫瘤治療,在切除腫瘤的基礎上,再根據患者腫瘤的不同病理類型和是否存在轉移選擇適當的藥物進行化療治療,如環磷酰胺、順鉑等。
另外尿液中有白色漂浮物還可見于其他情況,如淋巴瘤等,建議及時去醫院就診,在醫師指導下積極配合做相關檢查和治療,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