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的癥狀通常有食欲減少、身體乏力、畏寒肢冷、便溏、氣短等。
1、食欲減少:
脾虛的發病原因可能與飲食不節制、勞倦過度等因素有關。患病以后容易導致脾胃功能減弱,使患者出現食欲不振的表現。
2、身體乏力:
患病后容易導致脾胃功能失調,氣血生化不足,患者容易感覺到身體乏力、精神疲憊等癥狀。
3、畏寒肢冷:
由于患病后臟腑功能失調,四肢可能得不到充足的氣血濡養,從而會出現畏寒肢冷的癥狀。
4、便溏:
在患病期間容易導致水濕運化不暢,引起便溏,具體可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大便過稀等。
5、氣短:
中醫認為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但患有脾虛時,可能會間接的引起氣虛,使患者出現氣短的癥狀。
脾虛的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參苓白術散、補中益氣丸、理中丸等藥物進行治療,同時也可以在專業醫生的操作下通過針灸足三里穴、脾俞穴、胃俞穴等穴位達到緩解癥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