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炎腿腫是病情加重的一種表現,但并非絕對,需結合其他癥狀綜合判斷。腎炎患者出現腿部腫脹,往往意味著腎功能進一步受損,導致體內水分無法正常排泄,從而引發水腫。然而,腿腫也可能是由于其他原因,如長時間站立、靜脈曲張等,因此需仔細分析癥狀,以確定是否確實與腎炎病情惡化有關。
1、腎功能下降:腎炎導致腎小球濾過率降低,水分和鹽分滯留體內,形成水腫。治療時需使用利尿劑如呋塞米、氫氯噻嗪等,幫助排出多余水分。
2、低蛋白血癥:腎炎可能引發蛋白質流失,導致低蛋白血癥,進而造成水腫。此時,除了利尿治療外,還需補充優質蛋白,如魚肉、蛋清等,并可能需使用人血白蛋白進行靜脈注射。
3、水鈉潴留:腎炎患者常伴有水鈉潴留,引起水腫。治療上需限制鈉鹽攝入,并使用ACEI抑制劑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或ARB類藥物如纈沙坦、氯沙坦等,以降低血壓,減輕水腫。
4、藥物副作用:某些治療腎炎的藥物可能導致水腫作為副作用。此時需調整藥物劑量或更換藥物。
5、并發癥狀:腎炎可能并發心力衰竭或肝硬化等疾病,進一步加劇水腫。這種情況下,需針對并發癥狀進行治療,如使用強心藥物、抗纖維化藥物等。
腎炎患者出現腿腫時,應及時就醫,由醫生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