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和脂溢性皮炎的區別一般有病因不同、癥狀不同、治療不同等。
1、病因不同:
毛囊炎的發生一般與免疫力低下、患有慢性病、衛生較差、長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藥物等因素有關。脂溢性皮炎的發生一般與馬拉色菌感染、皮脂分泌異常、免疫力低下、表皮屏障損害等因素有關。
2、癥狀不同:
毛囊炎常見表現為毛囊周圍形成紅色丘疹,并伴有紅、腫、熱、痛的炎癥反應,嚴重時可出現化膿、破潰、壞死,有時還可能會導致瘢痕或脫發??勺杂X瘙癢、疼痛等不適。好發于頭面部、頸部、大腿、臀部、外陰及腋窩等部位。脂溢性皮炎好發于嬰兒和成人,多發生于皮脂腺分布較多、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如頭皮、面部、胸背等部位。典型的皮膚損害為黃紅色斑片,上面附著油膩性鱗屑,可伴有瘙癢。
3、治療不同:
部分輕癥毛囊炎可自行消退,無需特殊治療。若毛囊炎反復發作或長期存在,甚至病情不斷加重,則需及時進行治療,常用藥物一般有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克拉霉素片等。脂溢性皮炎治療主要包括一般治療和藥物治療,常用藥物一般有二硫化硒洗劑、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硫軟膏。同時需要注意,
以上藥物需遵醫囑使用,避免自行使用,以免發生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