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的癥狀一般分為急性胰腺炎癥狀和慢性胰腺炎癥狀,治療一般有一般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急性胰腺炎治療一般需要1周到1個月左右,慢性胰腺炎需要長期治療。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癥狀為腹痛較劇烈,患者常伴有腹脹,多于飽餐和飲酒后突然發作,呈持續性劇烈的疼痛,多位于中左上腹甚至全腹,可向背部放射,蜷曲體位和前傾體位可使疼痛緩解。還常伴低血壓、呼吸困難、少尿等器官功能障礙及衰竭癥狀。慢性胰腺炎患者的癥狀為反復發作的上腹痛,初為間歇性,以后轉為持續性上腹痛,平臥位時加重,前傾坐位、彎腰、側臥蜷曲時疼痛可減輕。腹痛部位不固定,累及全腹,亦可放射至背部或前胸。后期由于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礙,可引起食欲減退、食后上腹飽脹、消瘦等癥狀。胰腺炎的治療包括以下:
1、一般治療:急性胰腺炎患者從炎癥反應到器官功能障礙至器官衰竭,病情變化較多,應采取細致的監護。起病后短期禁食,降低胰液分泌,減少胰酶對胰腺的自身消化。病初48小時內禁食,有助于緩解腹脹和腹痛。慢性胰腺炎患者應戒煙戒酒,調整飲食結構、避免高脂飲食,可補充脂溶性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營養不良者可給予腸內或腸外營養支持。
2、藥物治療:腹痛嚴重者可遵醫囑應用鹽酸哌替啶注射液、鹽酸乙哌立松片、氯唑沙宗片等藥物。合并膽道感染者以及存在感染性胰腺壞死的患者,可遵醫囑選用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甲硝唑片、氧氟沙星片等藥物治療。
3、手術治療:保守治療不能緩解的頑固性疼痛,胰管狹窄、胰管結石伴胰管梗阻,并發膽道梗阻、十二指腸梗阻、胰源性門靜脈高壓、胰源性胸腹水及假性囊腫等患者,可以遵醫囑進行手術治療。常采用的手術方式包括胰管引流手術、胰腺切除手術、神經切斷手術等。除以上外,患者也可遵醫囑應用中醫中藥進行治療。
通常急性胰腺炎比較好治療,大概1周左右即可痊愈,如果病情嚴重,需要延長治療時間,可能需要1個月左右,甚至更長時間,而慢性胰腺炎不易根治,通過治療可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療,因此需要長期治療。建議患有胰腺炎后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