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堿性酸性粒細胞偏高是指嗜堿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偏高,嗜堿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偏高可能是蕁麻疹、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等疾病導致的,可以通過口服藥物,化療,手術等方式治療。
1、蕁麻疹:
蕁麻疹是由于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一般是由于過敏、感染、冷熱、日光刺激,精神及遺傳因素等引起的,常見的臨床癥狀有皮膚瘙癢,隨即出現風團,呈鮮紅色等。當患者體內出現致敏因子時,嗜堿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會逐漸增多,殺滅這些因子,從而出現嗜堿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偏高的情況,一般可通過使用氯雷他定片、馬來酸氯苯那敏片、依巴斯汀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2、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發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確,考慮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有一定的關系,也有可能是化學因素以及其他血液疾病造成的,會出現心悸、呼吸困難、面色蒼白、渾身乏力等癥狀,同樣在致敏因子的作用下,可能會造成嗜堿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偏高,甚至會造成暈厥以及貧血性心臟病等,需要通過化療治療,化療使用的藥物有注射用阿糖胞苷、注射用順鉑、注射用鹽酸柔紅霉素等,嚴重時可手術治療。
3、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是一種影響正常造血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發病誘因與電離輻射、接觸染發劑等有關,典型癥狀表現為多汗、身體消瘦、低熱以及全身乏力等,同時在致敏因子的作用下,還會造成嗜堿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偏高,可以服用達沙替尼片、甲磺酸伊馬替尼膠囊、尼洛替尼膠囊等藥物治療,嚴重時可手術治療。
除了上述原因,還可能有其他原因,如血吸蟲病等,建議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完善檢查明確病因后,在醫生的指導下給予針對性處理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