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肌性斜頸可能是先天發育畸形、生活習慣、腦炎等原因導致,可以通過藥物以及手術等方式進行治療。
1、先天發育畸形:
如果胎兒在母親體內血管受擠、分娩損傷等,可能會使患兒血管痙攣、肌肉缺血,導致胸鎖乳突肌纖維化、增生、變性,從而出現頸部扭轉、活動受限等癥狀,可以到醫院進行體格、CT等檢查,以便了解頸部的骨骼以及肌肉情況,必要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胸鎖乳突肌切斷術進行治療。
2、生活習慣:
日常生活中,長期的姿勢不當也會造成小兒習慣性斜頸,如果總是朝同一個方向睡覺,或者總是采用固定的姿勢抱孩子等,都會導致患兒斜頸的現象,父母需要糾正患兒的不良習慣,可以引導患兒將頭部轉向與畸形相反的方向,有利于患兒的矯正。
3、腦炎:
腦炎屬于大腦實質的急性炎癥,炎癥會沿著淋巴管擴展到關節囊,使局部關節結構發生變異,頸椎的穩定性遭到破壞后,便會出現斜頸的現象,可以遵醫囑使用阿昔洛韋片、甲潑尼龍片、地塞米松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除了以上幾種常見的原因之外,還有可能是遺傳因素導致的,需要明確病因后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