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意外傷害,而骨折的愈合過程則是一個相對復雜且需要時間的生理反應過程。當骨折沒有按照預期愈合時,身體會出現一系列的癥狀來提醒我們。這些癥狀主要包括局部疼痛、功能受限以及可能的畸形。
1、局部疼痛
是骨折未愈合的最常見癥狀。這種疼痛通常會在患者嘗試移動或負重時加劇,這是因為骨折端沒有得到有效的固定和愈合,導致活動時產生摩擦和刺激。此外,如果骨折處出現感染,也會引起或加重疼痛。
2、功能受限
也是骨折未愈合的一個重要表現。由于骨折端的不穩定,患者在進行日常活動時可能會感到困難,如走路、握物等。這種功能受限不僅影響生活質量,還可能導致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等長期問題。
3、畸形
如果骨折長時間未愈合,還可能導致骨折部位的畸形。這是因為骨折端在愈合過程中沒有得到正確的對位和固定,導致骨骼生長出現異常。這種畸形不僅影響外觀,還可能影響骨骼的正常功能。
在治療骨折未愈合時,醫生可能會考慮使用多種方法,包括手術治療、藥物治療以及物理療法等。手術治療通常是為了重新對位和固定骨折端,促進骨骼的正常愈合。而藥物治療則可能包括使用止痛藥、抗生素以及促進骨骼生長的藥物等。物理療法如沖擊波療法等,也可以作為輔助治療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