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一種由結核分枝桿菌引發的慢性傳染病,主要通過空氣傳播、密切接觸、消化道、母嬰及血液等多種途徑感染。其中,空氣傳播是最主要的感染方式,當肺結核患者咳嗽、打噴嚏時,會釋放出帶有結核分枝桿菌的飛沫,健康人吸入后可能受到感染。此外,與肺結核患者長期生活或工作,頻繁接觸也會增加感染風險。消化道傳播則通常與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有關,而孕婦若患活動性肺結核,可能通過血液循環感染胎兒。
在治療方面,抗結核藥物是主要的治療手段,這些藥物能夠抑制結核分枝桿菌的生長和繁殖。一線抗結核藥物包括異煙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等,是治療肺結核的首選。異煙肼具有強大的殺菌能力,可能是通過抑制敏感細菌分枝菌酸的合成來發揮作用。利福平則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對結核分枝桿菌有較好的殺菌效果。吡嗪酰胺的殺菌作用也較強,主要通過干擾結核桿菌的代謝來發揮其抗菌效果。
除了上述一線藥物,還有二線抗結核藥物,如喹諾酮類藥物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以及口服抑菌二線類藥物如乙硫異煙胺、丙硫異煙胺,這些主要用于治療對一線藥物耐藥的患者。
肺結核的傳染性強且傳播途徑多樣,因此,個體應提高防范意識,加強預防措施,降低感染風險。對于已感染的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按時服藥、定期復查,減少病菌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