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骨關節炎一般可通過隔姜灸、溫針灸等方式進行治療。
艾灸:是用艾葉制成的艾條、艾柱,產生的艾熱刺激人體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具有溫經散寒、行氣通絡等作用。
骨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病變,是由于增齡、肥胖、勞損、創傷、關節先天性異常、關節畸形等諸多因素引起的關節軟骨退化損傷、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反應性增生。本病多見于中老年人群,好發于負重關節及活動量較多的關節(如,頸椎、腰椎、膝關節、髖關節等)。臨床表現為緩慢發展的關節疼痛、壓痛、僵硬、關節腫脹、活動受限和關節畸形等。
艾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骨關節炎患者的身體不適,一般可通過隔姜灸、溫針灸等方式進行治療。隔姜灸:利用姜片做隔物而施灸。生姜辛溫無毒,具有生發宣散,調和營衛,祛寒發表,通經活絡的功效。適用于一切虛寒病癥,尤其對嘔吐、腹痛、泄瀉、風寒濕痹等癥。溫針灸:先使用針灸針刺入穴位內,然后在針尾點燃艾柱,這樣艾柱所產生的熱力就可以通過針灸針傳導到穴位的內部,可以起到針刺和艾灸的雙重治療作用。對于骨關節炎患者,適當艾灸可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