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是否危險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決定,如果是生理因素引起的一般不危險,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引起的一般危險。
早搏是由異位起搏點發出的過早沖動引起的,其形成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確,考慮與多種病理、生理改變或外界刺激因素等有關。對于患有基礎性心臟疾病的人群來講,會增加患病風險。對于心臟結構和功能正常的人群來講,如果日常生活中過度緊張、焦慮以及大量飲酒后均有可能會引起早搏現象。此時屬于生理因素引起的,一般無需進行特殊處理,當去除誘因后不適癥狀則可恢復,所以此時并不危險。
如果自身患有基礎性心臟病,比如冠心病、心肌炎、高血壓性心臟病等也會引起早搏現象。此時可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心臟的泵血功能,可使心肌出現缺血和缺氧現象,主要表現為胸悶、乏力、頭昏等癥狀,如果患病后還有可能會引起腦供血不足,可能會誘發昏厥現象,如果沒有及時配合醫生進行治療,有可能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所以一般危險。
如果是因自身器質性心臟疾病所引起的早搏,一般應以治療原發病為主。如果患有冠心病,一般可以通過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進行治療。如果是心肌炎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輔酶Q10膠囊、維生素C片、三磷酸腺苷二鈉片等藥物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