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小兒貧血中沒有哪一種是最常見的,但比較常見的有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溶血性貧血等。
1、缺鐵性貧血是小細胞低色素貧血,常見于6個月到2歲的小兒。鐵攝入量不足飲食中鐵的供給不足為導致缺鐵性貧血的重要原因。人奶和牛奶含鐵量均低,隨著生長發(fā)育可能不能滿足嬰兒所需的營養(yǎng),如單用奶類喂養(yǎng)不及時添加含鐵較多的輔食的嬰兒,就可能容易發(fā)生缺鐵性貧血?;蛘咝河虚L期腹瀉、消化道畸形、腸吸收不良等引起鐵的吸收障礙時也可導致缺鐵性貧血。
2、巨幼細胞性貧血是缺乏維生素B12或葉酸所致的一種大細胞性貧血,臨床特點為貧血、神經(jīng)精神癥狀、骨髓中出現(xiàn)巨幼紅細胞、用維生素B12或葉酸治療有效。維生素B12和葉酸都是細胞DNA合成所必須的物質(zhì),是重要的造血原料,缺乏這兩種物質(zhì)均可引起貧血,維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動物性食物中,故常見于素食乳母喂養(yǎng)或胃腸道吸收障礙的小兒。葉酸廣泛存在于各種蔬菜水果中,羊奶中缺乏葉酸,故葉酸缺乏常見于僅以羊奶喂養(yǎng)或嚴重營養(yǎng)不良、腸道吸收障礙者。
3、溶血性貧血指紅細胞壽命縮短,破壞增加,骨髓造血增強但不足以代償紅細胞的損耗所致的一類貧血,患者的癥狀特點為貧血、黃疸、肝脾腫大、網(wǎng)織紅細胞高及骨髓幼紅細胞增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