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黃疸不治療可能導致患者出現膽紅素腦病,嚴重者可能危及生命。正常膽紅素最高為17.1μmol/L(1.0mg/dl),其中結合膽紅素3.42μmol/L,非結合膽紅素13.68μmol/L。
溶血性黃疸是由于大量紅細胞破壞,形成大量的非結合膽紅素,超過肝細胞的攝取、結合與排泌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造成的貧血、缺氧和紅細胞破壞產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細胞對膽紅素的代謝功能,使非結合膽紅素在血中潴留,超過正常的水平而出現的黃疸。
溶血性黃疸如果不治療,可能導致疾病持續加重,造成膽紅素腦病,膽紅素腦病是指高非結合膽紅素血癥時,游離膽紅素通過血腦屏障,沉積于基底神經核、丘腦、丘腦下核、頂核、腦室核、尾狀核、以及小腦、延腦、大腦皮質及脊髓等部位,抑制腦組織對氧的利用,導致腦損傷。所以當患者確證溶血性黃疸時,要積極進行治療,一般通過積極的治療,多數在六周之內就可以恢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