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即心房顫動,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房顫后易引起的合并癥主要有血栓形成與中風、心力衰竭、心動過速性心肌病以及心臟功能減退等。
1、血栓形成與中風
房顫時,心房失去了有效的收縮能力,血液在心房內淤滯,有利于血栓形成。血栓脫落后可隨血液流至全身,最常見的是進入腦血管導致中風。因此,房顫患者需要接受抗凝治療,如使用華法林、達比加群或利伐沙班等藥物來預防血栓形成。
2、心力衰竭
長期房顫會影響心臟的泵血功能,導致心臟輸出量減少,進而引發心力衰竭。治療心力衰竭的藥物包括利尿劑如呋塞米,以及能夠增強心肌收縮力的藥物如地高辛。
3、心動過速性心肌病
持續的心動過速可導致心臟擴大和心功能不全,形成心動過速性心肌病。治療時需控制心率,常用藥物包括美托洛爾、比索洛爾等β受體阻滯劑。
4、心臟功能減退
房顫會降低心臟的收縮效率,長期如此可導致心臟功能減退。治療時可采用強心藥物,如洋地黃類藥物地高辛,以增強心肌收縮力。
綜上所述,房顫后可能引發的合并癥多種多樣,嚴重影響患者健康。因此,患者應積極治療房顫,并采取措施預防相關合并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