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膿腫若不及時治療,確實可能演變為肛瘺。這一病理過程涉及細菌感染、炎癥擴散及組織修復等多個環節。以下將詳細闡述肛周膿腫導致肛瘺的原因、過程及治療方法。
肛周膿腫通常起源于肛腺感染。肛腺開口于肛竇,因肛竇開口向上,糞便易堆積引發感染。感染沿肛腺管蔓延至肛周間隙,形成膿腫。隨著炎癥加重,膿腫可能穿破皮膚或肛管直腸壁,形成外口,排出膿液。此時,若膿腔壁纖維化、收縮,可形成彎曲的管道,即肛瘺。
治療肛周膿腫的關鍵在于早期干預。初期可通過抗生素如頭孢類、喹諾酮類或大環內酯類藥物控制感染。若膿腫形成,則需手術切開引流。手術方式包括單純切開引流術和一次性根治術,后者在切開引流的同時處理內口,減少肛瘺形成幾率。
預防肛瘺的形成同樣重要。患者應保持肛周清潔,避免久坐、過度勞累和辛辣刺激飲食。對于已形成的肛瘺,治療方法包括掛線術、切除術和瘺管填塞術等,具體選擇需根據瘺管位置、深淺及患者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