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癥是腎功能嚴重受損的終末階段,此時腎臟無法有效排除體內代謝廢物和多余水分,導致毒素積聚,影響全身多個系統。尿檢雖然是腎臟疾病篩查的重要手段,能夠檢測出尿液中的蛋白質、紅細胞、白細胞等異常成分,提示腎臟可能存在的問題,但僅憑尿檢結果并不能直接確診尿毒癥。
尿毒癥的診斷需要綜合多項檢查:
血液檢查至關重要,通過檢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標,可以評估腎臟的濾過功能,這些指標的顯著升高是尿毒癥的重要特征。
腎臟影像學檢查,如B超、CT等,能夠觀察腎臟的形態、大小及結構變化,為尿毒癥的診斷提供輔助依據。
臨床癥狀的觀察也必不可少。尿毒癥患者常出現水腫、高血壓、貧血、惡心、嘔吐等癥狀,這些癥狀的出現和嚴重程度,有助于醫生判斷病情。
在治療尿毒癥時,常用的藥物包括利尿劑如呋塞米,用于促進尿液排出;降壓藥如氨氯地平、纈沙坦,用于控制高血壓;以及糾正貧血的藥物如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此外,對于尿毒癥患者,透析和腎移植是治療的重要手段,能夠有效延長患者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尿毒癥的診斷是一個綜合過程,尿檢雖有其價值,但不能單獨作為確診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