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因其可能帶來的嚴重并發癥而備受關注。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手足口病的傳染性、傳播途徑,幫助您更好地保護孩子的健康。
手足口病的傳染性
手足口病,全稱為“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疾病。其中,柯薩奇病毒A16型(CV-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71)是最為常見的病原體。這些病毒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呼吸道飛沫以及消化道等途徑傳播,因此,在托幼機構、幼兒園等兒童密集場所極易引發流行,如果接觸被患者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該疾病。
患有手足口病后,容易使體內的產熱大于散熱引起發熱,一般可以用毛巾包裹冰袋的額頭、腋下等部位進行冷敷,以促進毛細血管收縮,輔助降低體溫;體溫超過38.5℃時,可以遵醫囑應用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酰氨基酚混懸液等藥物退熱治療;與此同時也可以遵醫囑應用利巴韋林顆粒、鹽酸伐昔洛韋膠囊、泛昔洛韋片等抗病毒藥物治療。
恢復期間建議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個人衛生
2、適度鍛煉
手足口病雖然傳染性強,但通過了解其傳播途徑和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我們可以大大降低感染風險,保護孩子的健康。讓我們攜手努力,為孩子們創造一個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