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臍帶出血可能是因為哭鬧、細菌感染、缺乏維生素K等原因導致,嬰兒年齡比較小,如出現身體不適的癥狀,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到醫院就診,完善相關檢查后對癥治療。
1、哭鬧:臍帶出血主要就是指臍帶脫落以后,血液從臍帶創口處溢出。嬰兒臍帶脫落以后,如果用力咳嗽或者哭鬧,這樣就會導致腹部內壓變高,導致局部血管破裂,引起局部輕微出血。如沒有伴隨其他癥狀,不用特別擔心,可以使用碘伏對局部進行擦拭,然后使用干凈的紗布包扎。
2、細菌感染:新生兒出生以后需要將其帶剪斷,如果臍周護理不到位,沒有及時做消毒措施,這樣就有可能會導致臍部細菌感染,造成臍周部位出現紅腫、疼痛等癥狀。癥狀比較嚴重時,需遵醫囑使用注射用氨芐西林鈉、頭孢克洛干混懸劑等藥物治療。
3、缺乏維生素K:嬰兒如果體內缺乏維生素K,這些因子不能夠羧化,就不能夠參與凝血的過程,導致機體出血。治療時可以遵醫囑輸注維生素K1注射液治療。
除以上原因以外,嬰兒臍帶出血也有可能是因為臍部包扎過緊等原因導致,平時還需要做好嬰兒的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