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腎病的藥物有血管緊張性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糖皮質激素、細胞毒類藥物、利尿劑、調節血脂藥物等。如卡托普利、潑尼松龍等。
腎病是腎臟病變的統稱,指由各種原因引起腎臟結構和功能改變,從而導致腎臟病理損傷、血液或尿液成分異常等病癥,主要表現為血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貧血、腰痛、少尿等癥狀。需早發現、早診斷、積極進行治療,以防進展為腎衰竭等。
1、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
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貝那普利,厄貝沙坦、替米沙坦等。ACEI和ARB類具有降低腎小球毛細血管內壓,緩解腎小球高灌注、高濾過狀態,減少尿蛋白及保護腎功能的作用,為高血壓合并糖尿病、蛋白尿的首選藥物。
2、糖皮質激素:
包括潑尼松龍、甲潑尼龍、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用藥目的是抗炎、免疫抑制和抗過敏、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等。
3、細胞毒類藥物:
如環磷酰胺等,可用于激素依賴型或激素抵抗型的患者,協同激素治療。如無激素禁忌,一般不作為首選或單獨治療用藥。也用于器官移植時抗排斥反應,通常與潑尼松龍等合用。
4、利尿劑:
常用利尿劑有呋塞米、氫氯噻嗪、托拉塞米、螺內酯等。通過利尿排水、降低細胞外高血容量、減輕外周血管阻力,發揮降壓作用。主要適用于輕、中度高血壓患者。
5、調節血脂藥物:
脂代謝紊亂是腎病的常見合并癥,目前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為一線的降血脂藥物,還可以起到減少腎小球硬化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個體差異大,用藥不存在共識性的特效藥物,除常用非處方藥外,應在醫生指導下充分結合個人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藥物,不得自行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