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一般指的是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疾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反應多樣,主要包括全身乏力、消化不良、肝區疼痛、皮膚瘙癢及尿液發黃等癥狀。這些癥狀的出現,往往提示著肝功能的異常。
一、慢性乙型肝炎的典型癥狀
1、全身乏力:由于肝臟細胞受損,導致血液中的膽堿酯酶減少,引發全身乏力。
2、消化不良:肝功能異常會影響膽汁分泌,導致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
3、肝區疼痛:慢性乙型肝炎引起的肝臟水腫和出血會使肝臟變大,刺激痛覺神經,產生痛感。
4、皮膚瘙癢:血液中膽紅素升高會刺激神經末梢,導致皮膚瘙癢。
5、尿液發黃:膽紅素代謝異常會使尿液中膽紅素濃度升高,導致尿液發黃。
二、慢性乙型肝炎的藥物治療
1、恩替卡韋分散片:一種有效的抗病毒藥物,能抑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的復制。
2、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片:另一種抗病毒藥物,能夠減少病毒載量,改善肝功能。
3、干擾素:除了抗病毒藥物,干擾素也常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療,它能增強免疫系統的抗病毒能力。
慢性乙型肝炎的癥狀多樣,早期發現和規范治療至關重要。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并定期隨訪復查,以期達到最佳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