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切病人是否需從鼻飼改口吃,取決于其意識狀態。
氣切,即氣管切開術,是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難、呼吸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的呼吸困難的常見手術。對于氣切后的病人,是否需要從鼻飼改為口吃,主要取決于患者的意識是否清醒。
1、意識清醒的患者
對于意識清醒的氣切病人,可以逐步從鼻飼過渡到口吃。在開始口吃前,應確保患者能夠吞咽且無誤吸風險。此類患者可先從流質食物開始,如小米粥、雞蛋湯等,逐步過渡到半流質和軟食。在食物選擇上,應避免過于黏稠或顆粒過大的食物,以降低誤吸的風險。
2、意識不清的患者
對于意識不清或昏迷的氣切病人,則不建議改口吃。因為這類患者無法有效控制吞咽動作,容易發生誤吸,導致嗆咳、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等嚴重后果。在此情況下,鼻飼是更為安全且有效的營養支持方式。
3、藥物使用與注意事項
在氣切病人的護理中,藥物使用也需謹慎。如需通過胃管給藥,應將藥片研碎、溶解后灌入,確保藥物能夠均勻分布并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常用的藥物可能包括抗生素、祛痰藥和鎮靜劑等,需根據醫囑合理使用。
綜上所述,氣切病人是否從鼻飼改口吃,應基于患者的意識狀態和吞咽能力來判斷。在護理過程中,還需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確保安全有效地進行營養支持和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