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氣滯是中醫中的常見證候,主要表現為氣虛和氣滯兩種病理狀態。氣滯的患者可以吃逍遙丸等中成藥,氣虛的患者可以吃四君子丸等中成藥。同時患者還可考慮搭配外用藥治療,如溫經止痛膏。
1、氣滯:主要表現為氣機運行不暢,患者可考慮吃逍遙丸,此藥物在疏肝解郁的基礎上增加了健脾養血的作用,適用于肝郁脾虛所致的郁悶不舒、胸脅脹痛等癥狀。除了口服藥外,患者還可考慮使用外用藥,如溫經止痛膏,此藥物主要功效是溫經散寒、祛瘀止痛,臨床主要用于治療寒凝氣滯血瘀證引起的不適癥狀,該藥物可以促進氣血的流通,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氣滯引起的疼痛和脹滿等癥狀。患者在使用時一般時貼在神闕穴(肚臍眼)、關元穴、歸來穴,使用方法比較簡單,副作用比較少。
2、氣虛:主要表現為機體功能活動低下,患者可以口服四君子丸治療,此藥物具有補氣健脾的功效,適用于脾胃氣虛、胃納不佳、食少便溏等癥狀。由于氣虛氣滯癥狀可能涉及多個臟腑功能失調,建議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用藥。患者在服藥期間應注意飲食調節,避免食用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如需用藥,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藥知識,請咨詢醫師或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