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種以血小板減少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現為皮膚及臟器的出血性傾向以及血小板顯著減少,可分為兒童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兒童繼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和兒童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兒童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病前1-6周有病毒感染史,如上呼吸道感染、麻疹、水痘等。突然起病,出血嚴重,以皮膚、粘膜自發性出血為主,常見為皮膚、口腔粘膜、牙齦及眼結膜,鼻腔及外傷部位。胃腸道、泌尿道出血少見,偶見顱內出血。皮膚見針點樣出血點、瘀點,少數病例輕度肝脾腫大。
兒童繼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出血是在骨髓巨核細胞失代償后出現,可有皮膚瘀點、瘀斑、鼻出血、牙齦出血等。嚴重病例可見全身皮膚發紅,繼之發熱、寒戰,嚴重出血包括口腔黏膜出血、大皰、胃腸道出血、血尿、肺出血、顱內出血等;某些服用奎寧的病例兼有微血管病性貧血,并發急性腎衰竭。
兒童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癥狀可見發熱,出血,溶血性貧血,頭痛,性格改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