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流血但不疼可能是用力排便、內痔、十二指腸潰瘍、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直腸息肉等原因引起的,患病后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1、用力排便:
如果患者經常用力排便,會導致直腸黏膜下血管壓力突然升高,引起血管破裂出血,應注意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
2、內痔:
內痔表面的黏膜因為糞便摩擦,通常會引起破裂出血,在早期不會出現疼痛的情況,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痔瘡栓、復方角菜酸酯栓、馬應龍麝香痔瘡膏等藥物治療。
3、十二指腸潰瘍:
如果十二指腸出血量較大時,血液可快速通過腸道,引起肛門出血,但是不會出現疼痛的感覺,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雷貝拉唑鈉腸溶片、多潘立酮片等藥物治療。
4、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該疾病通常會導致凝血功能障礙,引起自發性出血,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醋酸地塞米松片、醋酸潑尼松片、達那唑膠囊等藥物治療。
5、直腸息肉:
由于息肉表面的黏膜較脆弱,受到糞便的摩擦,容易出現破裂出血,可在醫生指導下通過肛門直腸息肉切除術的方式進行治療。
日常生活中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休息,避免長時間熬夜,多喝水,預防便秘。